风高馀暑尽,独策兴悠然。
野色延幽步,秋声入暮年。
日斜禽影乱,水落树根悬。
回首故人远,城笳吹夕烟。
风高馀暑尽,独策兴悠然。
野色延幽步,秋声入暮年。
日斜禽影乱,水落树根悬。
回首故人远,城笳吹夕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溪行》,描绘了秋天野外的景色和诗人的孤独心境。首句“风高馀暑尽”展现了凉爽的秋风吹走了夏季的余热,为后文的漫步提供了宜人的环境。"独策兴悠然"则写出诗人独自一人,心情悠闲地在溪边行走。
"野色延幽步"进一步描绘了野外景色的宁静与深远,暗示着诗人沉浸在自然之中,享受着这份宁静。"秋声入暮年"则通过秋日的声音,如落叶、流水等,触动了诗人的晚年情怀,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日斜禽影乱"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鸟儿归巢,影子斑驳的景象,增添了时光流转的意象。"水落树根悬"则写出了溪水退去后,树根裸露的景象,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最后两句"回首故人远,城笳吹夕烟"表达了诗人回首往事,怀念远方的朋友,而城市的晚笛声又勾起了他对故乡或亲人的思念,给全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离别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溪行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深沉而感伤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