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恭谒三大忠祠·其一》
《恭谒三大忠祠·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宋代江山今已非,海门阴雨见龙旂。

中华此度君臣尽,万国何年玉帛归。

地有三公为岳渎,天馀一客在芝薇。

南园俎豆凄凉甚,欲识忠魂是落晖。

(0)
鉴赏

这首诗《恭谒三大忠祠(其一)》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忠贞精神的颂扬。

首联“宋代江山今已非,海门阴雨见龙旗”描绘了江山易主的历史场景,海门在阴雨中可见龙旗飘扬,暗喻权力更迭,江山易主。这一句通过对比宋代与当前的江山,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颔联“中华此度君臣尽,万国何年玉帛归”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反思。这里“君臣尽”意味着国家的统治者和臣子都已离世或失去权力,而“万国玉帛归”则寄托了对和平统一的渴望,希望各国能够像古代一样以玉帛作为礼物进行友好交往,实现真正的和谐共处。

颈联“地有三公为岳渎,天馀一客在芝薇”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三公”比作山岳和江河,寓意他们的地位崇高且对国家贡献巨大;“一客在芝薇”则比喻自己如同草芥中的客人,谦逊地表达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自己角色的谦卑认知。

尾联“南园俎豆凄凉甚,欲识忠魂是落晖”收束全诗,表达了对忠贞精神的赞美。南园中的祭品显得凄凉,暗示着历史的沧桑与英雄的寂寞。诗人想要识别的“忠魂”,正是那如夕阳般逐渐消逝的忠诚与牺牲精神。这一句既是对历史忠臣的缅怀,也是对当下社会道德风尚的一种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变迁和个人角色的思考,表达了对忠贞精神的崇敬与对和平统一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沧桑和英雄寂寞的感慨。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锦缠带

谁家红袖倚江楼。手卷珠帘上玉钩。

眼波娇溜满眶秋。笑抬头。头上花枝颤未休。

(0)

浣溪沙.落梅

径转梅桥燕尾分。疏枝冷蕊照江濆。

玉龙鳞甲点波纹。

谢女黄昏吟作雪,襄王清夜梦为云。

余香留与醉红裙。

(0)

菩萨蛮.楚雄春归

来来去去无千里。屏风万叠青山里。流水赛流霞。

桃花夹杏花。芜平芳草短。一望春如剪。

回磴是回程。莺声报一声。

(0)

玲珑四犯.秋感

秋晚登临,渐古驿丹枫,初试霜信。

暝宿河桥,长记画桡乘兴。

清夜载酒呼灯,向水面琵琶曾听。

想那时席上歌舞,多少旧家风韵。

茂陵投老惟多病。好清怀、怎堪提省。

西风又动江湖梦,欢事今谁领。

重见纵有后期,怕冷袖、弓腰难认。

最恼人,沙上孤雁,落寒成阵。

(0)

追和赵文敏公旧作十首·其六蝶恋花

湖上双双新燕子。飞过垂杨,认得朱门里。

回首向时歌舞地。几番惆怅寻邻里。

触景愁多心似醉。倚遍阑干,目断春山翠。

忽见呢喃华屋底。等闲牵动离人泪。

(0)

鱼游春水.漫怀

蕃马屏风小。围向洞房春正好。

鸳鸯飞起,不道云深波杳。

映日曾怜杏蕊新,笼烟还忆杨枝袅。

片月当亏,双鱼恁少。远道萋萋芳草。

天外山同眉黛扫。谁知孤客登临,总伤怀抱。

轻寒轻暝春归久,闲闷闲愁秋早到。

断续哀蛩,萧疏丛筱。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