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双双新燕子。飞过垂杨,认得朱门里。
回首向时歌舞地。几番惆怅寻邻里。
触景愁多心似醉。倚遍阑干,目断春山翠。
忽见呢喃华屋底。等闲牵动离人泪。
湖上双双新燕子。飞过垂杨,认得朱门里。
回首向时歌舞地。几番惆怅寻邻里。
触景愁多心似醉。倚遍阑干,目断春山翠。
忽见呢喃华屋底。等闲牵动离人泪。
这首元末明初的词《追和赵文敏公旧作十首(其六)蝶恋花》由邵亨贞所作,描绘了一幅湖边春景中蕴含的情感画面。词的开篇“湖上双双新燕子”,以春天最常见的燕子为引,象征着生机与活力。它们飞过垂杨,穿行于朱门之内,暗示豪门贵族的生活场景。
接着,“回首向时歌舞地”,表达了对往昔繁华欢乐时光的回忆,而“几番惆怅寻邻里”则透露出词人对昔日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如今的孤独感。词人触景生情,内心愁绪如酒,倚遍栏杆,目光远眺,只见春山翠色,更添离别之苦。
最后两句“忽见呢喃华屋底,等闲牵动离人泪”,描绘了眼前华屋内燕子呢喃的情景,这不经意的一幕触动了词人的心弦,引发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泪水不自觉地滑落,流露出深深的离别之情。
整首词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燕子、垂杨、华屋等意象,勾勒出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现实中的孤寂与哀愁,展现了元末明初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