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荻丛边日正长,人间乐处是江乡。
溪童钓艇分鱼闹,蚕妇山炉煮茧香。
疏雨漏天青破碎,冲风滚浪白猖狂。
鸥沙犊草皆诗思,毋怪幽人觅句忙。
芦荻丛边日正长,人间乐处是江乡。
溪童钓艇分鱼闹,蚕妇山炉煮茧香。
疏雨漏天青破碎,冲风滚浪白猖狂。
鸥沙犊草皆诗思,毋怪幽人觅句忙。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江乡风光,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首句“芦荻丛边日正长”,以静谧的景象开篇,阳光穿过芦荻丛中,给人以温暖和宁静之感。
接着,“人间乐处是江乡”一句,直接点出诗人对江乡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这里的“乐处”包含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以及简单生活方式的情感寄托。
“溪童钓艇分鱼闹”和“蚕妇山炉煮茧香”两句,生动描绘了江乡人民的日常生活情景。溪童在溪水中钓鱼,小船上分配着捕获的鱼儿,场面热闹而充满活力;同时,蚕妇们则在山间用炉火煮茧香,这些细节展现了江乡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疏雨漏天青破碎”一句,描绘了一场春日的细雨,雨水从天而降,给大地以滋润,也让诗中的画面更加生动。紧接着,“冲风滚浪白猖狂”则描写了雨后江水的奔腾和波涛,这股力量与先前描绘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鸥沙犊草皆诗思”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不自觉地会产生许多诗意和灵感;“毋怪幽人觅句忙”则是说,在这样美好的景色面前,即使是隐居的文人也难免要寻找词句来表达自己对这份美景的感受。
整首诗通过对江乡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追求,以及他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帝车运转天沈沈,杓携龙角魁枕参。
斡旋造化岂终极,斟酌元气分阳阴。
物随南北自生死,时系俯仰成古今。
摄提大角顺所指,其馀万象徒森森。
舜观玑衡齐七政,致治不独薰风琴。
后来方士诚幻怪,罡步禬禳难究寻。
闽山春月多雾雨,夜霁天影高而深。
七星错落挂北户,芒寒色正方照临。
我来瞻仰但再拜,颇见天地照回心。
酒浆不挹西柄揭,讵敢更作诗人箴。
持节休誇海上苏,前身便是牧羊奴。
应嫌朱绂当年梦,故作黄冠一笑娱。
遗迹与公归物外,清风为我袭庭隅。
凭谁唤起王摩诘,画作东坡戴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