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梧相貌目重瞳,叱吒喑呜盖世雄。
八载纵横原逐鹿,千秋悔恨界分鸿。
壮年剑学万人敌,末路兵从十面攻。
倘使当年能忍辱,何难割据王江东。
魁梧相貌目重瞳,叱吒喑呜盖世雄。
八载纵横原逐鹿,千秋悔恨界分鸿。
壮年剑学万人敌,末路兵从十面攻。
倘使当年能忍辱,何难割据王江东。
这首诗《项羽》由清代诗人陈锡如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项羽的描绘,展现了其非凡的英雄气概与命运的悲凉。
首句“魁梧相貌目重瞳,叱吒喑呜盖世雄”,开篇即以磅礴之笔勾勒出项羽的外在形象与内在威严。魁梧的身材、双瞳炯炯有神,以及他那震慑天地的气势,无不彰显出项羽作为一代枭雄的不凡风采。
接着,“八载纵横原逐鹿,千秋悔恨界分鸿”两句,将项羽的一生浓缩于短短数语之中。在这八年的时间里,项羽如同逐鹿中原的猛兽,展现出了极强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项羽最终未能实现统一六国的宏愿,留下了千古遗憾。
“壮年剑学万人敌,末路兵从十面攻”描绘了项羽年轻时的英勇与晚年时的败局。年轻时,项羽凭借高超的剑术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成为了无数人的对手;然而,当面对刘邦的十面埋伏时,项羽却陷入了绝境,最终败亡。
最后一句“倘使当年能忍辱,何难割据王江东”,表达了对项羽命运的惋惜与反思。如果项羽能够忍受一时的屈辱,或许他能够避免失败的命运,甚至有可能在江东建立自己的王国。这不仅是对项羽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是对历史人物如何面对挫折与选择的深刻思考。
综上所述,《项羽》一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不仅展现了项羽作为英雄的光辉与悲剧,也引发了读者对于历史人物命运、个人抉择与时代背景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入探讨。
端明之孙字子强,银钩铁画传遗芳。
昔年作郡古平海,大笔亲书安静堂。
自从宣和至乾道,字与轮奂争光芒。
一朝忽遭俗眼白,毁灭名姓深埋藏。
我来搜访久乃获,老兵据为寝处床。
涤除五载尘土面,字向堂上增激昂。
祖为第一孙是似,书有家法称莆阳。
体具万安颇雄壮,榜与忠献同翱翔。
因知文字乃至宝,一时之厄庸何伤。
石鼓文有鬼神护,淮西碑并日月光。
岂容泯灭暴秦火,谁肯脍炙段文昌。
书生作郡太迂阔,理财听讼俱非长。
吾君若问何以治,堂复韩蔡祠秦姜。
今才五日京兆耳,眷此陈迹犹未忘。
但愿兹堂日安静,名与国寿俱无疆。
《复安静堂旧额》【宋·王十朋】端明之孙字子强,银钩铁画传遗芳。昔年作郡古平海,大笔亲书安静堂。自从宣和至乾道,字与轮奂争光芒。一朝忽遭俗眼白,毁灭名姓深埋藏。我来搜访久乃获,老兵据为寝处床。涤除五载尘土面,字向堂上增激昂。祖为第一孙是似,书有家法称莆阳。体具万安颇雄壮,榜与忠献同翱翔。因知文字乃至宝,一时之厄庸何伤。石鼓文有鬼神护,淮西碑并日月光。岂容泯灭暴秦火,谁肯脍炙段文昌。书生作郡太迂阔,理财听讼俱非长。吾君若问何以治,堂复韩蔡祠秦姜。今才五日京兆耳,眷此陈迹犹未忘。但愿兹堂日安静,名与国寿俱无疆。
https://shici.929r.com/shici/xMyGcS.html
襆被周庐日,寅缘识伟人。
节因辞辟著,志向得言伸。
伯仲同持橐,声名压缙绅。
人亡邦国瘁,可赎百其身。
十日同游九日山,山中好处略跻攀。
桑田改变松犹在,车马往来心自闲。
昨日风应吹紫帽,今朝菊已带衰颜。
登临称惬南来意,好逐飞飞倦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