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过城门村清晓雨止日出·其四》
《舟过城门村清晓雨止日出·其四》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行人都上半山青,记得前朝傍险行。

左右回身看不彻,两边已失一滩声。

(0)
翻译
行人们已经爬到半山腰,还记得从前沿着危险的道路行走。
他们左顾右盼,却看不清楚,只听到两边溪流的声音渐渐远去。
注释
行人:指代路上的游人或旅行者。
半山青:形容半山腰处景色宜人,树木青翠。
前朝:过去的朝代,这里可能指历史时期。
傍险行:沿着险峻的山路行走。
左右:指前后左右。
看不彻:视线无法穿透,看不清楚。
两边已失:指两侧的景色或声音逐渐消失。
一滩声:可能是流水声,也可能指其他环境中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村风光图。"行人都上半山青",表现了春天景色,人们纷纷攀登在绿意盎然的半山腰。这一句既点出了时令,更勾勒出人物活动的场景。

"记得前朝傍险行",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历史的回忆和反思。"傍"字在这里有陪伴、靠近的意思,而"险行"则指危险的小路。这不仅是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也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左右回身看不彻,两边已失一滩声"则更进一步描写了诗人观察周围环境的细腻之处。"左右回身看不彻"表达了诗人仔细观察四周,但却发现什么也看不清楚。这可能是因为景色本身的迷离,也可能是由于天气或光线条件所致。

最后,"两边已失一滩声"则意味着原先清晰可辨的声音已经消失了,或许是雨后初晴,环境变得静谧无声。这不仅描绘了一幅视觉画面,也营造出一种听觉上的空旷感。

整首诗语言简洁自然,但意蕴深长。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历史记忆的交织,诗人传达了自己对于环境变化、时间流逝以及历史与现实关系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中斋生朝

当家勋阀旧巍煌,天女裁云为制裳。

胸饱治朝周典礼,箧馀内苑汉词章。

经行禾黍关河远,指点蓬莱日月长。

故国风流一回首,不妨鸾玉小徜徉。

(0)

送林一甫试浙漕二首·其一

关防秋暑双蕉叶,商略时宜十兔毫。

赠别不须嗔语浅,如君正复坐名高。

(0)

劝农同幕皆预即事四绝·其二

妥贴轻舆我自便,更施小帐暖如毡。

前山一阵东风雨,马上诸郎陛楯然。

(0)

派派泉

水源同出万山头,上半支分各自流。

曲折绕从山下去,短莎随地弄轻柔。

(0)

凤皇岭

望望梧桐一刬齐,山深曾是凤来栖。

只今吾道非耶是,更有何人歌凤兮。

(0)

上雪潭三汲亭

水沫抛来骤出奇,满空洒下雪纷披。

云端惊见双峰面,恰是仙人剪水时。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