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古北秋嵯峨,西风易水生寒波。
昭王国耻昔未雪,冲冠怒发飘长戈。
千金筑台从隗始,四海风云龙虎起。
铁马朝开七十城,檄书夕报三千里。
新王御极䜛夫兴,火牛迸出如流星。
燕齐反复恨不极,碣石际海烟芜青。
燕山古北秋嵯峨,西风易水生寒波。
昭王国耻昔未雪,冲冠怒发飘长戈。
千金筑台从隗始,四海风云龙虎起。
铁马朝开七十城,檄书夕报三千里。
新王御极䜛夫兴,火牛迸出如流星。
燕齐反复恨不极,碣石际海烟芜青。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燕国的历史场景,充满了壮烈与豪情。诗人以“燕山古北秋嵯峨,西风易水生寒波”开篇,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悲壮的氛围。接着,“昭王国耻昔未雪,冲冠怒发飘长戈”两句,直接点明了历史背景——燕国曾遭受的屈辱与仇恨,以及英雄们为雪耻而激昂的情绪。
“千金筑台从隗始,四海风云龙虎起”展现了燕昭王招贤纳士、励精图治的雄心壮志,以及由此引发的天下英雄云集、风云变幻的盛况。“铁马朝开七十城,檄书夕报三千里”则描绘了燕国军队的英勇与战功赫赫,显示出其军事实力的强大和扩张速度之快。
“新王御极䜛夫兴,火牛迸出如流星”进一步描述了新的君主登基后,借助奇策(如火牛阵)迅速崛起的情景,形象生动,充满戏剧性。最后,“燕齐反复恨不极,碣石际海烟芜青”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燕齐两国之间复杂关系的反思,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无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代燕国的辉煌与悲壮,以及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历史感。
雹子何孤竹屋声,只於花事軏无情。
青春已在残红里,更著渠侬何似生。
白鸥立雪胫透冷,鸬鹚避风飞不正。
一双野鸭欺晚寒,出没冰河底心性。
绝怜红船黄帽郎,绿蘘青篛牵牙樯。
生愁堕指脱两耳,芦花亦无何许藏。
遣骑前头买乾荻,速烘焰火与一炙。
三足老鸦寒不出,看云诉天天不泣。
左瞰丰湖右瞰江,五峰出没水中央。
峰头寺寺楼楼月,清杀东坡锦绣肠。
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颖水更罗浮。
东坡元是西湖长,不到罗浮便得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