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西风云缕空,碧天晓景清如洗。
借问望秋何处宜,玉泉朗翠近尺咫。
轻舆郊路不生尘,露霏黍阪香迎人。
三时雨旸廑较量,对此能无意为欣。
林泉明秀松轩爽,坐来心结青霞想。
传餐视事率已罢,乘凉山径攀萝上。
冠峰书室凭嶕峣,因悟得逸恒于劳。
皇都保泰思图永,西海销兵虑企遥。
堵波重构伽蓝护,似是金源建亭处。
废兴千古为慨然,俯仰一时属偶过。
半夜西风云缕空,碧天晓景清如洗。
借问望秋何处宜,玉泉朗翠近尺咫。
轻舆郊路不生尘,露霏黍阪香迎人。
三时雨旸廑较量,对此能无意为欣。
林泉明秀松轩爽,坐来心结青霞想。
传餐视事率已罢,乘凉山径攀萝上。
冠峰书室凭嶕峣,因悟得逸恒于劳。
皇都保泰思图永,西海销兵虑企遥。
堵波重构伽蓝护,似是金源建亭处。
废兴千古为慨然,俯仰一时属偶过。
此诗描绘了新秋时节,玉泉山的壮丽景色与诗人登高远眺的感慨。首句“半夜西风云缕空,碧天晓景清如洗”以细腻之笔勾勒出夜幕初开,云雾散去,天空呈现出一派清新明亮的景象。接着,“借问望秋何处宜,玉泉朗翠近尺咫”则引出对秋日美景的向往,玉泉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翠绿,仿佛触手可及。
“轻舆郊路不生尘,露霏黍阪香迎人”描绘了诗人乘坐轻便的车马,沿着郊外的道路前行,沿途没有尘土飞扬,只有露水轻拂,黍田边散发出的香气迎面而来,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下来,“三时雨旸廑较量,对此能无意为欣”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的欣赏,即使是在雨晴交替的时刻,也能从中感受到内心的愉悦。
“林泉明秀松轩爽,坐来心结青霞想”进一步描绘了山林间的清幽与宁静,松树挺拔,泉水潺潺,令人心旷神怡,仿佛能与青霞对话,寄托着诗人对自然美的无限遐想。最后,“冠峰书室凭嶕峣,因悟得逸恒于劳”点明了诗人在此地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即便是在忙碌之中,也能找到片刻的宁静与自由。
“皇都保泰思图永,西海销兵虑企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定、和平的渴望,希望皇城能够永远保持稳定,远离战争的阴影。而“堵波重构伽蓝护,似是金源建亭处”则展现了对历史遗迹的尊重与怀念,仿佛是在追忆过去的辉煌。
“废兴千古为慨然,俯仰一时属偶过”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无论是繁华还是衰败,都是历史长河中的偶然与必然,让人不禁深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社会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人物从来少,篱菊为谁黄。
去年今日,倚楼还是听行藏。
未觉霜风无赖,好在月华如水,心事楚天长。
讲论参洙泗,杯酒到虞唐。
人未醉,歌宛转,兴悠扬。
太平胸次,笑他磊磈欲成狂。
且向武夷深处,坐对云烟开敛,逸思如微茫。
我欲为君寿,何许得新腔。
人爱新来景,龙认旧时湫。
不论三伏,小住便觉凛生秋。
我自醉眠其上,任是水流其下,湍激若为收。
世事如斯去,不去为谁留。
本无心,随所寓,触虚舟。
东山始末,且向灵洞与沈浮。
料得神仙窟穴,争似提封万里,大小几琉球。
但有君才具,何用问时流。
事业随人品,今古几麾旌。
向来谋国,万事尽出汝书生。
安识鲲鹏变化,九万里风在下,如许上南溟。
斥鷃旁边笑,河汉一头倾。
叹世间,多少恨,几时平。
霸图消歇,大家创见又成惊。
邂逅汉家龙种,正尔乌纱白纻,驰鹜觉身轻。
樽酒从渠说,双眼为谁明。
修竹更深处。
映帘栊、清阴障日,坐来无暑。
水激泠泠如何许。
跳碎危栏玉树。
都不系、人间朝暮。
东阁少年今老矣,况樽中有酒嫌推去。
犹著我,名流语。
大家绿野陪容与。
算等闲、过了薰风,又还商素。
手弄柔条人健否。
犹忆当时雅趣。
恩未报、恐成辜负。
举目江河休感涕,念有君如此何愁虏。
歌未罢,谁来舞。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
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强对 一作: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