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入中秋劲,更传午夜长。
青灯蛾舞急,白月雁啼凉。
羁旅生来惯,淹留久却忘。
吟诗酬邓子,毕昴出东方。
气入中秋劲,更传午夜长。
青灯蛾舞急,白月雁啼凉。
羁旅生来惯,淹留久却忘。
吟诗酬邓子,毕昴出东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次韵邓正字慎思秋日同文馆九首(其八)》。诗中,诗人通过描绘中秋时节的景象,展现了独特的意境。"气入中秋劲",描绘了中秋时节的清冷气息,暗含力量与坚韧;"更传午夜长",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漫长,营造出深沉而寂静的氛围。
"青灯蛾舞急",以青灯下飞舞的蛾子为细节,寓言诗人内心的思绪纷飞;"白月雁啼凉",则通过白月和雁鸣,渲染出秋夜的凄凉与孤寂。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漂泊异乡的羁旅生涯,"羁旅生来惯",流露出对这种生活的习以为常;然而"淹留久却忘",又暗示了时间的磨砺使他逐渐淡忘了故乡的思念。
最后两句"吟诗酬邓子,毕昴出东方",诗人以吟诗回应朋友邓子,寓意在深夜的交流中寻找慰藉,同时借毕昴(古代星宿名,象征希望)升起的意象,寄寓对新的一天和未来希望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描绘了中秋景色,也寓言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展现了宋词的韵味。
相寻喜可知,放锡便论诗。
酷爱山兼水,唯应我与师。
风雷吟不觉,猿鹤老为期。
近辈推栖白,其如趣向卑。
伊余龙钟归海涯,千山万水情自怡。
梦公别我还上国,江边惨执行迟迟。
向我道云中觅伴未得伴,又示我数首新诗尽是诗。
只恐不如此,若如此如此,即须天子知。
萧萧金吹荆门口,槐菊斗黄落叶走。
前程胜事未可涯,但空圭峰难入手。
莲峰掌记韩拾遗,雁行雍穆世所稀。
二十年前即别离,凭师一话吟朝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