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田留古宅,入夜足秋风。
月影来窗里,灯光落水中。
徵诗逢谢客,饮酒得陶公。
更爱疏篱下,繁霜湿菊丛。
虢田留古宅,入夜足秋风。
月影来窗里,灯光落水中。
徵诗逢谢客,饮酒得陶公。
更爱疏篱下,繁霜湿菊丛。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宴饮的静谧景象。开篇“虢田留古宅,入夜足秋风”两句,设置了一个古老庄园在深夜里被秋风所充盈的情境,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接着,“月影来窗里,灯光落水中”两句,更进一步渲染出室内外的宁静与明亮。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室内,而灯火的倒映则在静谧的水面上摇曳,这种对比强化了夜晚的清冷与光影的柔美。
“徵诗逢谢客,饮酒得陶公”两句,表明诗人是在宴会中邂逅到诗意,或是借酌酒之时得到陶渊明那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这里的“徵诗”可能指的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谢客”和“陶公”则象征着高洁的情操与清逸的生活态度。
最后,“更爱疏篱下,繁霜湿菊丛”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在疏落的围栏旁,被秋霜浸湿的菊花集群的偏爱。这不仅描绘了一幅画面,也象征着对过时事物的珍惜,以及对生命中简单美好之物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示了诗人深夜宴饮中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它不仅是对当下美好时光的享受,也是一种超越尘世寻常事物的审美态度。
自入春来,花信费、几番风了。
先付与、红妆万点,苍颜一笑。
旧说沈香亭北似,今虽濯锦江头少。
最可人、枝上月笼春,烟含晓。亨会称,花王好。
嘉聘惜,梅兄早。对芳容细玩,天然新巧。
羯鼓不须催太甚,霓裳易散梨园老。
任杜鹃、犹自殿韶华,呼殷道。
岷峨寿佛东来,手移斗柄春寰宇。
经纶事业,诗书流出,时为膏雨。
载采三阶,炳丹一念,雍容枢辅。
望岩廊风范,扬休山立,真汉相、殆天与。
国步时当如许。赖明堂、倚空一柱。
苍生引领,整齐中夏,奠安西土。
多士相期,直须无愧,范韩文富。
且梅边一笑,春风祝公,寿介东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