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岸,柳枝。江北岸,柳枝。折送行人无尽时。
恨分离。柳枝。酒一杯。柳枝。泪双垂。柳枝。
君到长安百事违。几时归。柳枝。
江南岸,柳枝。江北岸,柳枝。折送行人无尽时。
恨分离。柳枝。酒一杯。柳枝。泪双垂。柳枝。
君到长安百事违。几时归。柳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别离之情,通过对柳枝的反复提及,表达了诗人对远方行人的思念和不捨。诗中“江南岸,柳枝。江北岸,柳枝。”开篇即设立了一个分隔的情境,柳枝成为了两岸相望却不能相守的象征。而“折送行人无尽时。恨分离。”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行人的不舍和对分离的怨恨。
在“酒一杯。柳枝。泪双垂。”中,酒成为抒发情感的媒介,而泪水则是无法抑制的悲伤表现。“君到长安百事违。几时归。”展现了诗人对远去之人的思念,以及对其归期的无限期待。
整首诗通过柳枝这一物象,寄寓了深沉的别情和浓郁的情感,展示了古典诗词在抒写离别主题上的精妙。
朝登微子岭,上有微子祠。
我来拜堂下,升堂瞻圣仪。
三人俨相向,衣冠肖古时。
嗟此崇黎地,何以知祀兹。
好德本彝性,公议孰掩之。
林木交荫翳,冈峦互参差。
泉脉且甘冽,周道通四驰。
我欲告邑人,好刻铜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