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蜀殃根在一身,香囊忍委马嵬尘。
池中只有残汤水,不见当时出浴人。
幸蜀殃根在一身,香囊忍委马嵬尘。
池中只有残汤水,不见当时出浴人。
这首诗名为《华清池》,是明代诗人董纪所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反思和对华清池这一历史遗迹的感慨。
“幸蜀殃根在一身”,开篇即点明了主题,暗示了华清池与历史上的某位帝王的关联,以及这位帝王的个人行为如何导致了国家的不幸。这里的“幸蜀”可能暗指帝王的宠爱或权力的来源,“殃根”则揭示了祸端的根源在于其自身的行为。
“香囊忍委马嵬尘”,进一步描绘了历史事件的残酷一面。香囊象征着帝王与妃子之间的情感纽带,然而在马嵬坡之变中,这些珍贵的物品被遗弃在尘土之中,象征着美好情感的破灭和权力更迭的无情。
“池中只有残汤水,不见当时出浴人”,最后两句将视角转向华清池本身,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池中的“残汤水”与“不见当时出浴人”形成鲜明对比,既是对华清池现状的描述,也是对过往辉煌的追忆,蕴含着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华清池为背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现实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权力、爱情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过往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