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辽海集寄苏中丞》
《读辽海集寄苏中丞》全文
明 / 林大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黄河碧海词源远,中夏诸夷半识名。

礼乐重开箕子国,车徒新筑仲山城。

玉鱼卜地悲群姓,金鸟传方泣五兵。

作诵谁如周吉甫,勒名已有汉公卿。

(0)
鉴赏

这首诗以辽海为背景,寄予对苏中丞的深情厚谊。开篇“黄河碧海词源远”,以黄河与大海象征辽阔的疆域和丰富的文化源泉,展现辽海之地的壮丽景象。接着“中夏诸夷半识名”描绘了辽海在中原与边疆之间的独特地位,既连接着华夏文明,也与周边民族有着密切的交流。

“礼乐重开箕子国,车徒新筑仲山城”两句,借历史人物箕子和仲山,赞美辽海地区在文化传承与建设上的努力与成就。箕子是商末周初的贤臣,曾被封于朝鲜半岛,对当地文化发展影响深远;仲山则可能指代某位在辽海地区有功的将领或地方官,新筑之城象征着新的建设与繁荣。

“玉鱼卜地悲群姓,金鸟传方泣五兵”运用象征手法,玉鱼与金鸟分别代表祭祀与和平,暗示辽海地区在面对民众福祉与战争威胁时的复杂情感。玉鱼卜地可能是指通过占卜选择适合民众生活的土地,而金鸟传方则可能象征着和平使者或吉祥之兆,但同时又与五兵(古代兵器)形成对比,暗示和平与战争的矛盾与冲突。

最后,“作诵谁如周吉甫,勒名已有汉公卿”表达了对苏中丞才能与功绩的赞誉,将他比作能作颂歌的周吉甫和已刻名于汉代公卿之列的人物,意在强调苏中丞不仅才华横溢,且功勋卓著,有望成为后世敬仰的典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辽海地区的描绘与赞美,以及对苏中丞的寄语,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理想政治人物的向往。

作者介绍

林大春
朝代:明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猜你喜欢

留题诸罗十一番社

秀色罗山列画屏,男生聪慧女娉婷。

三苞竹韵琴堂化,管领薰风动舜廷。

(0)

呈秦炳臣军门·其一

缓带轻裘粤海回,忠臣恩诏日边来。

建牙开府奇男子,勒鼎铭钟大将才。

专阃军威宣玉斧,中天月色照金罍。

祭遵雅有投壶兴,燕寝凝香屡举杯。

(0)

上抚军徐树人夫子·其三

科名旌节占花魁,遗爱棠阴几度栽。

捧日自瞻星使至,忧天谁信杞人来。

书田菽粟存家范,闽峤河山感霸才。

犹是梁园词赋客,一编谁与继邹枚。

(0)

草髯书来黑江松岛游历全岛将枉道过存赋诗以待·其二

虎口营生自笑愚,求田问舍入南湖。

膏肓泉石成真隐,倨强蛮夷号老夫。

辽左管宁容作客,秦中随会未归孥。

翠裾金辔何时过,勿诮空山斗酒无。

(0)

南湖西行经九份鹿湖各山纪之以诗

鬼啸与狨啼,青天蜀道危。

云扶张臂石,雨益恶声溪。

野屋家家树,山田步步梯。

劳薪劳不息,悔不事幽栖。

(0)

扬州纪游

扬州风景名古今,我渡大江随处寻。

二十四桥无可问,虹桥烟月尚沉沉。

剪风横渡大江水,又渡瓜洲四十里。

侧看文峰宝塔湾,兼行淮浦伊娄市。

乘舟直向广陵城,胜概淮东居上程。

蘼芜城北隋堤草,冷落城中玉观琼。

隋炀已渺雷塘路,史公尚见梅花墓。

小金山傍瘦西湖,湖心寺对湖边渡。

蜀冈蜀井邵伯阡,风流尚在欧苏先。

三分明月二分柳,第一平山第五泉。

我行已过竹西远,我来无复珠帘捲。

青楼早绝扬州梦,迷楼不见隋家苑。

淮南江北接邗沟,城东一水入真州。

夫差阿◆豪华歇,祇有杨花逐水流。

离宫别馆居何许,邗江亦失芙蓉渚。

萤火已非古昔光,鸡声漫说陈隋语。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