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定交诗二首效鲍明远体呈晁无咎·其二》
《定交诗二首效鲍明远体呈晁无咎·其二》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建鼓求亡子,原非入耳歌。

除去绿绮尘,水深山峨峨。

满堂悦秦声,君独用此何。

平分感秋节,空阔湛金波。

定夜百虫息,高论听悬河。

执揽北斗柄,斟酌四时和。

破屋仰见星,得子喜且多。

危柱无安弦,野水自盈科。

成道在礼乐,成山在丘阿。

收此桑榆景,相从寄琢磨。

开怀溟海阔,百怪出蛟鼍。

闭藏愿自爱,惊人取谴诃。

(0)
翻译
敲击战鼓呼唤失去的儿子,本非轻浮的歌曲。
拂去绿绮琴上的尘埃,山水显得深沉而巍峨。
满堂的人欣赏秦地音乐,唯独你为何选择它呢?
平分秋意,感受这宁静的夜晚,星空如金色的波浪。
深夜万籁俱寂,高谈阔论如江河悬空流淌。
握紧北斗星的指引,斟酌四季的和谐之道。
破屋中抬头望见星辰,得到儿子让我欣喜无比。
危险的柱头无法安放琴弦,野外的水流自然归于河道。
修行在于礼乐,成就如同山峰在丘陵间屹立。
珍惜晚年时光,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胸怀宽广如大海,各种奇异事物涌现。
内敛自爱,避免惊世骇俗以求免责。
注释
绿绮:古代名琴,此处代指音乐。
秦声:秦地的音乐,可能指古秦地的音乐风格。
秋节:秋季,引申为季节的转换和感慨。
悬河:形容人的口才好,滔滔不绝。
北斗柄:北斗七星中的一条线,象征方向和指引。
桑榆景:比喻晚年时光,夕阳西下时的景象。
蛟鼍:蛟龙和鼍龙,古代传说中的水怪。
闭藏:内敛,隐藏。
惊人取谴:做出惊人之举会招致责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定交诗二首效鲍明远体呈晁无咎(其二)》。诗中,黄庭坚以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厚理解和珍视。他以“建鼓求亡子”起兴,寓意寻找失去的朋友,强调了友情的珍贵。接着,通过“除去绿绮尘”、“水深山峨峨”等意象,描绘了一种深远而宁静的氛围,暗示友情如高山流水般深沉。

“满堂悦秦声,君独用此何”一句,对比了众人欣赏音乐的热闹与友人独自欣赏的深思,体现了朋友间的独特共鸣。接下来,“平分感秋节,空阔湛金波”则借秋日景色抒发对友情的感慨,如同金波荡漾,寓意友情的澄澈。

“定夜百虫息,高论听悬河”描绘夜晚静谧的场景,朋友间的深入交谈如同滔滔江河,富有哲理。诗人又以北斗和四时为喻,表达对友谊恒久如斯的期许。“破屋仰见星,得子喜且多”形象地写出在困境中得到朋友支持的喜悦。

最后,诗人强调了礼乐对于人格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即使在艰难环境中也要相互砥砺,共同成长。“开怀溟海阔,百怪出蛟鼍”象征友情的广阔无垠,包容万象。“闭藏愿自爱,惊人取谴诃”则表达了自我约束和对他人的尊重,保持谦逊和谨慎。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丰富,展现了黄庭坚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感贫

经岁无兼味,穷冬止破裘。

翁将贫博健,儿以学忘忧。

士固安天命,吾宁为食谋。

八荒如可望,时亦上高楼。

(0)

遂初

狂本类三闾,归仍慕二疏。

何由满人笑,但可遂吾初。

奕奕沙堤马,栖栖下泽车。

细看俱外物,俯首老犁锄。

(0)

晚行舍北

逆旅将归客,扶衰取次行。

霜浓木叶尽,水落岸痕生。

凫雁浮寒浦,牛羊满晚晴。

东村隔烟寺,杳杳送钟声。

(0)

庵中晨起书触目四首·其二

晖晖初日上帘钩,漠漠清寒透衲裘。

雪棘并栖双鹊瞑,金环斜绊一猿愁。

廉宣卧壑松楠老,王子穿林水石幽。

戏事自怜除未尽,此生行欲散风沤。

(0)

寄题儒荣堂

军容基祸庙谋疏,尚记文登遣使初。

只道大功随指顾,至今遗种费诛锄。

还朝不遣参麟笔,寓直空闻上石渠。

剩办杀青君记取,龙庭焚尽始成书。

(0)

衰病二首·其一

衰病不浪出,闭门烟雨中。

苇花添絮暖,葑火试炉红。

仕宦蚁窠梦,功名马耳风。

山翁但更事,人看作神通。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