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扬州纪游》
《扬州纪游》全文
清 / 洪繻   形式: 古风

扬州风景名古今,我渡大江随处寻。

二十四桥无可问,虹桥烟月尚沉沉。

剪风横渡大江水,又渡瓜洲四十里。

侧看文峰宝塔湾,兼行淮浦伊娄市。

乘舟直向广陵城,胜概淮东居上程。

蘼芜城北隋堤草,冷落城中玉观琼。

隋炀已渺雷塘路,史公尚见梅花墓。

小金山傍瘦西湖,湖心寺对湖边渡。

蜀冈蜀井邵伯阡,风流尚在欧苏先。

三分明月二分柳,第一平山第五泉。

我行已过竹西远,我来无复珠帘捲。

青楼早绝扬州梦,迷楼不见隋家苑。

淮南江北接邗沟,城东一水入真州。

夫差阿◆豪华歇,祇有杨花逐水流。

离宫别馆居何许,邗江亦失芙蓉渚。

萤火已非古昔光,鸡声漫说陈隋语。

(0)
鉴赏

此诗《扬州纪游》由清代诗人洪繻所作,描绘了扬州的繁华与历史变迁。开篇“扬州风景名古今”,点出扬州作为历史名城的地位。诗人渡过大江,遍寻扬州美景,二十四桥虽不可问,但虹桥烟月犹存,展现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接着,“剪风横渡大江水”至“乘舟直向广陵城”,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扬州的地理风貌和人文景观,从文峰宝塔到淮浦伊娄市,再到广陵城,展现了扬州的繁荣与文化底蕴。

“蘼芜城北隋堤草,冷落城中玉观琼”两句,通过对比隋代与当代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隋炀帝的遗迹已成过往,只有梅花墓尚存,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

“小金山傍瘦西湖,湖心寺对湖边渡”描绘了扬州的自然风光,小金山与瘦西湖相映成趣,湖心寺则成为一处静谧的景致。接下来,“蜀冈蜀井邵伯阡,风流尚在欧苏先”赞颂了扬州的文化底蕴,提及欧阳修、苏轼等文化巨匠,彰显了扬州深厚的文化积淀。

“三分明月二分柳,第一平山第五泉”两句,以明月、柳树、平山、泉水等自然元素,描绘了扬州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暗含了对扬州独特魅力的赞美。

最后,“我行已过竹西远,我来无复珠帘捲”表达了诗人对扬州的深切情感,虽然扬州的繁华不再,但其历史与文化的印记依然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青楼早绝扬州梦,迷楼不见隋家苑”则进一步抒发了对扬州往昔繁华与今日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扬州的历史变迁与自然风光,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扬州深厚情感的表达。

作者介绍

洪繻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徐氏南园对雨

樱桃花欲落,风雨暮凄迷。

忽忆郊园日,竹林通涧西。

弱蔓滋野楥,兰叶长芳畦。

念我当时友,蒿莱没旧溪。

(0)

食茯苓粥

荷钁穿云得茯苓,作糜从此谢膻腥。

斋厨自启添松火,香韵初浮满竹庭。

时忆紫芝歌旧曲,尚寻黄独制颓龄。

今晨暂辍青精饭,与洁方坛咏《玉经》。

(0)

奉同铁崖赋寄玉山

玉山溪路接仙源,渔郎系舟老树根。

望海楼台浮远市,开门湖水落清尊。

珠光弄月寒丹室,石气酣云暖药园。

闻说铁仙曾此宿,吹箫清夜洞庭翻。

(0)

近诗数首简玉山

我离城中五十日,念子终日不相忘。

驿回陇首梅未发,雁过沙头书几行。

田间鸡黍酒正熟,霜后园林橘半黄。

亦欲归栖同一笑,酣歌不减少年狂。

(0)

题方壶画为斯贞侄赋

巨然画与书法同,纵笔所至生秋风。

墨飞原气泻沆瀣,青摩斗角连崆峒。

远岫平林断还续,苔根斜迸山泉绿。

钓倚丹枫野老矶,门垂碧柳幽人屋。

壶公骑鲸白云乡,垄树绿泫烟草黄。

风流文采今寂寞,对画泪痕沾我裳。

(0)

陈湖秋汎

平湖秋色晓苍苍,鼓枻声传浦溆凉。

鸿雁欲来天拍水,蒹葭初老露为霜。

菊荒甫里人何在,鲈入松江兴转长。

不用临流重怀古,苇花菱叶满沧浪。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