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雁昏鸦集远洲,青林红树拥平畴。
意行舍北三叉路,闲看桥西一片秋。
小妇破烟撑去艇,丫童横笛唤归牛。
形容野景无馀思,自怪痴顽不解愁。
落雁昏鸦集远洲,青林红树拥平畴。
意行舍北三叉路,闲看桥西一片秋。
小妇破烟撑去艇,丫童横笛唤归牛。
形容野景无馀思,自怪痴顽不解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田园诗意的画面。首句“落雁昏鸦集远洲”,通过描绘大雁和乌鸦在远处的洲渚上聚集,展现了秋日傍晚的寂静与寥廓。接着,“青林红树拥平畴”描绘了青翠的树林和红叶点缀的广阔田野,色彩鲜明,富有生机。
诗人沿着“意行舍北三叉路”,随意漫步,目光转向桥西,只见一片秋色如画。“小妇破烟撑去艇”写的是农妇在薄雾中划动小舟,透出生活的烟火气息;“丫童横笛唤归牛”则描绘了儿童吹笛呼唤归家的牛群,增添了田园的恬静与和谐。
最后两句“形容野景无馀思,自怪痴顽不解愁”,诗人沉浸在这样的自然景色中,感到心无杂念,甚至惊讶自己为何对世间忧愁如此不解。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喜爱和内心的超然态度,也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自我反思。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陆游独特的乡村情感世界。
梧桐叶落雁初归,迢递无因寄远衣。
月照石泉金点冷,凤酣箫管玉声微。
佳人刀杵秋风外,荡子从征梦寐希。
遥望戍楼天欲晓,满城鼕鼓白云飞。
势比凌歊宋武台,分明百里远帆开。
蜀江雪浪西江满,强半春寒去却来。
异县昔同游,各云厌转蓬。
别离已五年,尚在行李中。
戎马日衰息,乘舆安九重。
有才何栖栖,将老委所穷。
为郎未为贱,其奈疾病攻。
子何面黧黑,不得豁心胸。
巴蜀倦剽掠,下愚成土风。
幽蓟已削平,荒徼尚弯弓。
斯人脱身来,岂非吾道东。
乾坤虽宽大,所适装囊空。
肉食哂菜色,少壮欺老翁。
况乃主客间,古来偪侧同。
君今下荆扬,独帆如飞鸿。
二州豪侠场,人马皆自雄。
一请甘饥寒,再请甘养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