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夏木阴薄,清和自一时。
笋抽八九尺,荷生三四枝。
新服裁蝉翼,旧扇拂蛛丝。
莎径热未剧,晨昏往来宜。
首夏木阴薄,清和自一时。
笋抽八九尺,荷生三四枝。
新服裁蝉翼,旧扇拂蛛丝。
莎径热未剧,晨昏往来宜。
这是一首描绘初夏景色的诗,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好时节的细腻感受和深切的情感。
“首夏木阴薄”一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初夏树木投影的轻薄之态,既是景象的写实,也暗示着季节更替的微妙。紧接着,“清和自一时”则捕捉到了初夏特有的温暖而不烈的气候变化,透露出诗人对这份恬淡生活情趣的享受。
“笋抽八九尺,荷生三四枝”两句,更是用鲜活的笔墨描绘了竹笋拔节生长和荷花初放的情景。数字的使用增添了一丝生动感,使得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生命力旺盛的春意。
“新服裁蝉翼,旧扇拂蛛丝”两句,则是对生活细节的精致描绘。诗人通过新旧衣物和扇子的形象变化,传递出季节更迭中人们生活习惯的转换,以及对清洁舒适环境的追求。
最后,“莎径热未剧,晨昏往来宜”两句,不仅描绘了小路上的暑气尚未浓烈,而且还表达了诗人对在这样的季节里早晚出行的喜悦。这里的“宜”字,更是流露出一种适意的人生态度,彰显了诗人对于平和生活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景象描绘,展现了初夏时节的清新与美好,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深切喜爱。
梅精近日,嫁茶星、合并相呼也得。
拾取粉英煎雪乳,光映翠磁都白。
便趁春阴,亟修水递,消遣天如墨。
故山茗事,正应近恁时节。
常笑龙凤高名,旗枪伧父,不称琼瑶液。
只借陇头千百本,隐隐吹归横笛。
点染天香,芟除俗艳,小泛真珠色。
花情水味,融成一片无迹。
老颠欲裂,看盘空硬句,苍然十幅。
谁拍袁绉铁绰板,洗净琵琶场屋。
击物无声,杀人如草,笔扫㕙毫秃。
较量词品,稼轩白石山谷。
记得戏马长杨,割鲜下杜,天笑温堪掬。
玉靶角弓云外响,捎动离宫花木。
银海乌飞,铜池鲸舞,月照孤臣独。
江潭遗老,一声寒喷霜竹。
雪洒红窗,雨敲碧瓦,晓寒偏紧。
莺簧生涩,不似旧时淹润。
记前春、城南水边,内家车子绡成阵。
只新年节候,连阴做暝,误他花信。点尽。安仁鬓。
拚满幅春词,秦灰同烬。纵然墨淡,还有啼红堪认。
况如今、苔花小笺,誓成乌鲗犹隐隐。
最难忘、梅月朦胧,不耐施脂粉。
白傅堂前,裴相庭中,一株浓艳垂垂。
恰拖将轻雨,亸尽腰肢。
绒索猩唇唾后,泪珠鹃舌凝时。
似恹恹宿酒,惯趁朝妆,来晕春肌。
嫣然一笑,悄无人处,倚栏心事谁知。
亟倩茜衫笼著,绛袖盛之。
带雪三分粉绽,秋阴一朵红欹。
还须嘱付,小楼钿笛,莫漫频吹。
荔浦楼台,榕城甲第,相门群羡贤甥。
诗篇宦迹,双斗早梅清。
几度桃花浪暖,贤劳最、转饷神京。
才归也,楚天在望,又听夜猿鸣。三城。
父老说,孝侯一去,蛟虎纵横。
忆使君前事,千载齐名。
昨夜张筵召我,行春暇、绿酒红笙。
刚过雨,新莺语滑,唤起月盈盈。
落灯风定,粉墙东、梅英一点红小。
景物融和,爱春光恁好。鹦哥哢巧。
唤帘内、浣花须早。况有阶前,东风露井,一泓清晓。
行来碎珠自舀。
倚银床百尺,轻漾素绠,却讶琅然,触铜瓶声悄。
多年玉导。看依旧、凤蟠龙扰。
手抚遗钗,裙扶花影,归房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