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佳节又开楼,罗绮风清织女秋。
露井华看神水上,天河光接白波流。
凉深夜半抛纨扇,坐到晨晖为玉钩。
灵匹每怜分袂后,伯劳飞燕更含愁。
小儿佳节又开楼,罗绮风清织女秋。
露井华看神水上,天河光接白波流。
凉深夜半抛纨扇,坐到晨晖为玉钩。
灵匹每怜分袂后,伯劳飞燕更含愁。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佳节,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充满了浪漫与哀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自然的宁静,以及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深情。
“小儿佳节又开楼”,开篇便点出节日的欢乐气氛,儿童们在佳节之际欢聚一堂,楼阁中充满了欢声笑语。“罗绮风清织女秋”,描绘了节日的装饰与环境,轻柔的风中飘荡着织女的衣裳,营造出一种清雅的氛围。“露井华看神水上,天河光接白波流”,这两句将视线转向自然景观,露珠映照着神水,银河与白波交汇,景象壮丽而神秘。“凉深夜半抛纨扇,坐到晨晖为玉钩”,夜深人静之时,女子抛却纨扇,静静地等待直至晨光初现,形象地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期待。“灵匹每怜分袂后,伯劳飞燕更含愁”,最后两句表达了牛郎织女分离后的哀愁,伯劳与飞燕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相思之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七夕佳节的欢乐与自然美景,同时也深刻地描绘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浪漫与哀愁的情感。
鲁女倚柱吟,忧国无人知。
妾身逢丧乱,志节聊自持。
罗敷虽靡匹,秋胡宁为期。
吁嗟尔元憝,安知礼义归。
猛虎尚可驯,神鸾终不移。
抽吾玳瑁簪,可以刺熊罴。
天道故祸淫,气矜吾不为。
珠沉靡点辱,玉碎馀光辉。
对君刎绣颈,去去从湘妃。
冬春积阴雨,十旬三见日。
城阙为泥涂,凄风闭寒室。
居人屡兴叹,况子犹孤客。
卧起逆旅中,图书满筐箧。
抚剑一高歌,长江浩萧瑟。
仆本蓬蒿士,岁月时一出。
爱君美词翰,过读常促膝。
如何倦飞羽,更问闽山辙。
东道阻且深,相思隔浮岳。
有亲在白头,留子终无术。
何以送将归,独有江南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