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婆娑,那回也上南楼去。
素娥有恨隐云屏,元是娇痴故。鸾扇徘徊未许。
耿多情、为谁堪诉。使君愁绝,独倚阑干,后期无据。
有酒如船,片云扫尽霓裳露。
他时与客更携鱼,犹记临皋路。因念南羁北旅。
醉乌乌、凭君楚舞。问君不见,璧月词成,楼西沉处。
老子婆娑,那回也上南楼去。
素娥有恨隐云屏,元是娇痴故。鸾扇徘徊未许。
耿多情、为谁堪诉。使君愁绝,独倚阑干,后期无据。
有酒如船,片云扫尽霓裳露。
他时与客更携鱼,犹记临皋路。因念南羁北旅。
醉乌乌、凭君楚舞。问君不见,璧月词成,楼西沉处。
这首诗名为《烛影摇红》,创作于宋末元初之交,由文学家刘辰翁所撰写。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人在开篇即以“老子婆娑”、“那回也上南楼去”展现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境,但紧接着便是“素娥有恨隐云屏,元是娇痴故”,这里的“素娥”通常指月神或仙女,而“娇痴”则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难以割舍的情愫。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美好的回忆和不舍。
在接下来的“鸾扇徘徊未许。耿多情、为谁堪诉”中,“鸾扇”象征着高贵或超脱,而“徘徊”则表现出一种犹豫不决的情绪。“耿多情”指的是深沉的感情,而“为谁堪诉”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处倾诉。
随后,“使君愁绝,独倚阑干,后期无据”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这里的“使君”可能指的是一位高贵的人物,而“独倚阑干”则描绘出一种孤独和无依的境况。
诗人在“有酒如船,片云扫尽霓裳露”中使用了富丽的笔触,通过对酒和天气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忘却忧愁的情感体验。
在最后几句“他时与客更携鱼,犹记临皋路。因念南羁北旅。醉乌乌、凭君楚舞。问君不见,璧月词成,楼西沉处”中,诗人回忆起与朋友共同的欢乐时光,以及对远方旅途的思念。最后一句“问君不见,璧月词成,楼西沉处”则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永逝的无奈和怀旧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理状态,以及对于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视和不舍。
谁家园里一声莺,啼向春风似有情。
惊起少年游冶兴,插花沽酒醉清明。
云作轻阴,风逗细寒,小溪冰冻初结。
更听得、悲鸣雁度空阔。
暮雀喧喧聚竹,听竹上清响风敲雪。
洞户悄,时见香消翠楼,兽煤红爇。凄切。
念旧欢,聚旧约。至此方惜轻别。
又还是、离亭楚梅堪折。
暗想莺时似梦,梦里又却是,似莺时节。
要无闷,除是拥炉对酒,共谭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