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烧寺破是刀兵,谷变陵迁事可惊。
云里乍逢新住主,石边重认旧题名。
闲临菡萏荒池坐,乱踏鸳鸯破瓦行。
欲伴高僧重结社,此身无计舍前程。
松烧寺破是刀兵,谷变陵迁事可惊。
云里乍逢新住主,石边重认旧题名。
闲临菡萏荒池坐,乱踏鸳鸯破瓦行。
欲伴高僧重结社,此身无计舍前程。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松烧寺的废墟景象,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荒凉。开篇便以“刀兵”、“可惊”两词强烈地表达了对战乱后遗址的震撼。诗人通过“乍逢新住主”和“重认旧题名”表达了对曾经繁华而今已荒废之物的怀念。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详细描绘了寺庙内外的荒凉景象:“闲临菡萏荒池坐”,池塘被野草所覆盖,显示出一片荒芜;“乱踏鸳鸯破瓦行”则是对寺庙内部破损状况的刻画,鹅卵石路面被践踏,鸳鸯(一种水鸟)已无处栖息。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重建寺院、恢复往日风貌的心愿,但却又感到自己无法改变现状,无计可施,只能承认这一切都是过去的辉煌,自己无法逃离眼前的破败景象。这不仅是对寺庙的哀悼,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和个人无力感的深刻感慨。整首诗通过对废寺的描写,抒发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破败现实的无奈与悲凉。
诗人如不颂,谁识太平心。
石老碑文古,庭荒蚁穴深。
白云生绝壑,斑竹锁疏林。
行客自南北,青山共古今。
登临寻胜迹,望望日西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