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由黄龙洞越大小石楼登飞云顶》
《由黄龙洞越大小石楼登飞云顶》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回车出古洞,振策登石楼。

丛林开复闭,曲径阻旦脩。

扳萝寻去路,藉草酌分流。

午始历翠壁,时复憩丹丘。

既登危峰顶,迥与青云浮。

长啸划霄汉,俯身摘斗牛。

群山既历历,远江亦悠悠。

览胜结遐想,观逝动烦忧。

不能保百龄,何用图千秋。

誓将申独往,乘云恣遨游。

美人倘我邀,大药幸可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黄龙洞出发,穿越古老洞穴,登上石楼,再攀爬至飞云顶的壮丽旅程。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先,诗人以“回车出古洞,振策登石楼”开篇,生动地展现了他离开古老洞穴,踏上石楼的场景。接着,“丛林开复闭,曲径阻旦脩”描绘了沿途的自然风光,既有开放的丛林,也有曲折的小径,暗示着旅途的艰难与美丽并存。

“扳萝寻去路,藉草酌分流”则展示了诗人探索未知、寻找路径的过程,以及在自然中休憩、品味清流的情景。通过“午始历翠壁,时复憩丹丘”,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时间流逝与休息的时刻,同时也强调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美丽。

“既登危峰顶,迥与青云浮”表达了诗人到达山顶后,与云海相接的壮观景象,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接下来,“长啸划霄汉,俯身摘斗牛”更是将诗人的豪情壮志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仰天长啸,似乎能划破云霄,伸手就能摘取星辰。

“群山既历历,远江亦悠悠”则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群山与远方江水的景象,既有壮阔之感,也透露出一种宁静与深远。最后,“览胜结遐想,观逝动烦忧”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不能保百龄,何用图千秋”是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深刻反思,他认为无法保证长寿,又何必追求千年的功名呢?这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邃思考。最后,“誓将申独往,乘云恣遨游。美人倘我邀,大药幸可求”表达了诗人决心独自前往,追求自由与逍遥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秘力量(可能指仙术或道家修炼)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更蕴含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由与追求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寄胡居士

旧疏重题识姓名,老僧何意重君平。

英雄定有无端泪,不是偏多世外情。

(0)

赠毛居士

塞外逢君见所亲,壁间长挂一壶春。

莫嫌混迹尘埃里,相识全归世外人。

(0)

赠净如师

何须看教与参禅,运水搬柴傲昔贤。

万行尽从勤处满,西方曾有自生莲。

(0)

赠守心师

却因羸病息尘机,兀坐经年半掩扉。

赖有佳儿供菽水,舞斑仍是旧田衣。

(0)

冬前一日即事

忽闻城里有书来,三读书题不敢开。

但得寒冬无事过,何须翘足待阳回。

(0)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其十三

雪里何人担布袋,沙弥望见笑声哗。

昨宵好梦频频见,定是新城道士家。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