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寺后千竿玉,折脚铛中五合陈。
静里笑看垂钓者,夜深方见把针人。
荷塘寺后千竿玉,折脚铛中五合陈。
静里笑看垂钓者,夜深方见把针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荷塘寺后千竿玉”,以“千竿玉”形象地描绘了荷塘边竹林的清雅之美,竹子在雪后显得格外洁白,如同玉一般,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次句“折脚铛中五合陈”,通过描述僧人使用的锅具和食物,展现了僧侣生活的简朴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对物质的淡泊态度。
第三句“静里笑看垂钓者”,在静谧的环境中,诗人以轻松幽默的态度观察着垂钓的人们,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也寓意着在喧嚣世界中保持一颗宁静之心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夜深方见把针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主题,夜晚时分,人们或许还在忙碌于生活琐事,而诗人在这里强调的是,即使在最平凡的时刻,也能发现生活的美好与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传递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
官家饭肉丘陇积,玉渍珠膏污瓴甓。
长廊江海深百尺,后门永闭前门辟。
日曝雨淋走阛阛,抛砖击石血流臂。
无人识得歌哭意,鹅眼线环不忍弃。
有时晴翻眦裂匮,头掷形色不及嗟来食。于戏!
天昏地塞云蒙蒙,刀矛戈戟殷血红。
鸷鸟饥鹰出樊笼,此辈嗷嗷尚哀鸿。
君不见江南江北气郁郁,爨灶生蛙狐狸搰,朱门大厦无人乞。
又不见桃武前年虏火焚,取金攫帛如家人,钱船万斛沈江津。
宦海已倦游,言归谢华膴。
投簪返故园,经营成别墅。
依冈构丘壑,高低辟花圃。
涉趣有余欢,亭轩便容与。
林野娱清旷,看云倚杖拄。
虑澹轻外萦,山居胜绾组。
往时牧巴中,廉能用勤补。
兹脱世网羁,恬适情无岨。
我钦芝林翁,肥遁完出处。
游赏戾息园,佳景凭挹抒。
培植缅旧德,慈孙能述祖。
进退获居安,结庐爰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