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移桂楫,薄暮宿苕溪。
云磬来篷底,烟林隔水西。
川原随地胜,星汉去城低。
欲访山中旧,前途候蚤鸡。
清秋移桂楫,薄暮宿苕溪。
云磬来篷底,烟林隔水西。
川原随地胜,星汉去城低。
欲访山中旧,前途候蚤鸡。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湖州城下夜泊》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清秋时节乘舟于苕溪边的情景。首句“清秋移桂楫”展现了季节的凉意和诗人行舟的轻快,"薄暮宿苕溪"则点出时间已近傍晚,他选择在此处停泊过夜。接下来的“云磬来篷底”运用了比喻,将船上的声音比作云端传来的磬声,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烟林隔水西”描绘了远处树林在烟雾中的朦胧景象,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诗人通过“川原随地胜”表达了对周围自然景色的赞赏,无论是河流还是平原,处处皆是美景。最后一句“星汉去城低”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宁静,星星仿佛离城市更近,反映出诗人对远离尘嚣的向往。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泊船时的所见所闻,流露出诗人对山水的喜爱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渴望,结尾的“欲访山中旧,前途候蚤鸡”更是表达了他对山中旧友的探访之意,以及对清晨鸡鸣的期待,透露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燕台下榻玉为人,月桂曾输次第春。
几日酬恩坐炎瘴,九秋高驾拂星辰。
汉庭凤进鹓行喜,隋国珠还水府贫。
多少嘉谟奏风俗,斗牛孤剑在平津。
高台赠君别,满握轩辕风。
落日一挥手,金鹅云雨空。
鳌洲石梁外,剑浦罗浮东。
兹兴不可接,翛翛烟际鸿。
海岳南归远,天门北望深。
暂为青琐客,难换白云心。
富贵老闲事,猿猱思旧林。
清平无乐志,尊酒有瑶琴。
忆昔鄱阳旅游日,曾听南家争捣衣。
今夜重开旧砧杵,当时还见雁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