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光天兮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
愿从圣明兮登衡会。万国驰诚混内外。
云雷大振兮天门辟。率土来宾一正历。
舜舞干戚兮天下归。文德远被莫不思。
皇风一鼓兮九地匝。戴日依天清六合。
遵彼汝坟兮昔化贞。未若今日道风明。
文王政教兮晖江沼。宁如大化光四表。
白日光天兮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
愿从圣明兮登衡会。万国驰诚混内外。
云雷大振兮天门辟。率土来宾一正历。
舜舞干戚兮天下归。文德远被莫不思。
皇风一鼓兮九地匝。戴日依天清六合。
遵彼汝坟兮昔化贞。未若今日道风明。
文王政教兮晖江沼。宁如大化光四表。
这首诗描绘了对理想君主和盛世的向往与赞美。开篇“白日光天兮无不曜”,以太阳普照大地象征理想的光明统治,但紧接着“江左一隅独未照”一句,揭示出现实中的局限与不平等,表达了诗人对于普遍公正的渴望。
“愿从圣明兮登衡会,万国驰诚混内外”,表达了诗人希望君主能像古代圣贤一样,汇聚四方,使国家内外和谐统一,体现了对政治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追求。
“云雷大振兮天门辟,率土来宾一正历”,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比喻君主的威严与号召力,以及对全国臣民的统摄,展现了诗人对君主权威的颂扬。
“舜舞干戚兮天下归,文德远被莫不思”,引用舜帝的典故,强调了以文德治国的重要性,以及其对民众思想的影响,体现了儒家治国理念的推崇。
“皇风一鼓兮九地匝,戴日依天清六合”,进一步描绘了理想的君主如同春风般温暖而遍及四方,使天地清明,象征着道德与治理的普遍化。
“遵彼汝坟兮昔化贞,未若今日道风明”,将历史上的汝坟之地与当前的道德风尚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当下社会风气的肯定与赞美。
“文王政教兮晖江沼,宁如大化光四表”,最后将文王的治国之道与大化的光辉进行比较,强调了当前政策的卓越与广泛影响,体现了对现实政治的高度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理想君主形象的构建和对盛世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道德治理、政治统一、民族团结以及社会风气的美好愿景,展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丰年寒食节,美景洛阳城。
三尹皆强健,七日尽晴明。
东郊蹋青草,南园攀紫荆。
风拆海榴艳,露坠木兰英。
假开春未老,宴合日屡倾。
珠翠混花影,管弦藏水声。
佳会不易得,良辰亦难并。
听吟歌暂辍,看舞杯徐行。
米价贱如土,酒味浓于饧。
此时不尽醉,但恐负平生。
殷勤二曹长,各捧一银觥。
五十钱唐守,应为送老官。
滥蒙辞客爱,犹作近臣看。
凿落愁须饮,琵琶闷遣弹。
白头虽强醉,不似少年欢。
三十年前草堂主,而今虽在鬓如丝。
登山寻水应无力,不似江州司马时。
渐伏酒魔休放醉,犹残口业未抛诗。
君行过到炉峰下,为报东林长老知。
郊居人事少,昼卧对林峦。
穷巷厌多雨,贫家愁早寒。
葛衣秋未换,书卷病仍看。
若问生涯计,前溪一钓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