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彬座主赴龙安请讲》
《送彬座主赴龙安请讲》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两论久研精,龙安受请行。

春城雨雪霁,古寺殿堂明。

白发老僧听,金毛师子声。

同流有谁共,别著国风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bīnzuòzhǔlóngānqǐngjiǎng
táng /

liǎnglùnjiǔyánjīnglóngānshòuqǐngxíng
chūnchéngxuě殿diàntángmíng

báilǎosēngtīngjīnmáoshīshēng
tóngliúyǒushuígòngbiézhùguófēngqīng

翻译
长久研究精深的佛学,受龙安寺之邀即将启程。
春日里的城池雨雪停歇,古寺的殿堂闪耀着明亮的光。
白发苍苍的老僧静心聆听,那金毛狮子吼声响亮。
志同道合者又有谁相伴?独树一帜,让国家的风气更加清朗。
注释
两论:指两种佛教理论或经论。
久研精:长时间深入研究达到精通。
龙安:地名,这里指龙安寺。
受请行:接受邀请前往。
春城:春季的城池,这里形容温暖的季节。
雨雪霁: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古寺:历史悠久的寺庙。
殿堂明:殿堂光明、明亮。
白发老僧:年老的僧人,头发已白。
听:聆听,仔细听。
金毛师子:金毛狮子,佛教中象征威严和智慧的动物。
声:声音,这里指讲法或诵经的声音。
同流:志同道合的人。
谁共:与谁共同。
别著:独到之处,独特的贡献。
国风清:使国家的文化风气变得清新、高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接受邀请前往龙安进行讲经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状态的精致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

“两论久研精”表明僧人的学识渊博,研究佛法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龙安受请行”则说明这次讲经是应邀前往龙安进行的,这里“龙安”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寺院的名字。

“春城雨雪霁,古寺殿堂明”描绘了季节和环境,春天的雨雪刚刚停止,古老的寺庙显得格外清晰。这里不仅塑造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

“白发老僧听,金毛师子声”则是对听众和讲经者的描写。“白发老僧”形象地表达了僧人的年迈与智慧,而“金毛师子声”则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某种称谓或装饰,展示了讲经者尊贵的身份。

最后,“同流有谁共,别著国风清”表达了诗人对这次讲经活动的赞美和对僧人的敬意。这里的“同流”可能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而“别著国风清”则是说这种文化交流让国风更加清新。

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佛教文化的尊崇和对知识传承的赞美。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碧筒饮

笑遣芳樽吸绿荷,风丝撩乱粟芒多。

湘妃小盖擎波出,太乙仙船载酒过。

玉露引香通鼻观,碧云分影照颜酡。

独醒楚客应嫌此,故剪秋衣换绿萝。

(0)

北京偶成·其二

蓬莱佳气郁匆匆,鳌戴三山奠九重。

香动衮龙金沆瀣,露承仙掌玉芙蓉。

旌旂晓出严千骑,车驾时巡幸六龙。

若问唐尧今主是,黎民于变乐时雍。

(0)

竹窝为司叔端赋

以竹名窝竹为瓦,先生乐道居其下。

清风一枕傲羲皇,眼底荣枯总虚假。

座中趣味如安乐,我亦曾来共盘礴。

无边清气贮心胸,琴响松风雨鸣瀑。

黄州竹楼今已无,杜陵茅屋埋烟芜。

二老仙游去不返,至今清誉闻江湖。

先生之窝可相继,地位清高远华丽。

时闻松桂起秋声,一片笙竽绕檐际。

(0)

寄徐德器·其一

石头城下楚江边,有客言回鄂渚船。

寄语故人徐孺子,白头相见在何年。

(0)

题碧桃锦鸠图

一枝和露倚琅玕,髣髴玄都雪后看。

何处飞来双野鸟,花间唤雨立春寒。

(0)

题捕鱼图

罢钓归来日已昏,荻花吹雪暗江村。

此生不是甘贫贱,留得清风遗子孙。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