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晏斋余自名也故常以榜自随乃以名厅事之东偏厅之后旧有一室面对竹余山居富此物亦以竹隐名对此竹而有思于山中故以思隐名之思隐之东又辟屋丈许连以为斋乞名于张君伯永为名曰容斋并作三绝志其事焉·其二》
《晏斋余自名也故常以榜自随乃以名厅事之东偏厅之后旧有一室面对竹余山居富此物亦以竹隐名对此竹而有思于山中故以思隐名之思隐之东又辟屋丈许连以为斋乞名于张君伯永为名曰容斋并作三绝志其事焉·其二》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此地何因著此君,藉之除扫簿书纷。

山中为尔曾成隐,回首悠悠空暮云。

(0)
注释
此地:这里。
何因:为何。
著:种植。
君:指代某种植物。
藉之:借助它。
除扫:清除。
簿书:文书。
纷:纷乱。
山中:在山中。
为尔:为了你(指植物)。
曾:曾经。
成隐:隐居。
回首:回顾。
悠悠:漫长。
空:只有。
暮云:傍晚的云彩。
翻译
这里为何要种这种植物呢?它帮助我们清除文书的纷扰。
在山中,我曾为了它而隐居,如今回首,只见悠悠的暮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名为《容斋三绝》之一。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居所中的竹子,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他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容斋”,取意于竹林带来的宁静与自我容纳的空间。诗中“此地何因著此君”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和选择,认为它能帮助消除日常事务的纷扰。“山中为尔曾成隐”则回忆起在山中隐居的日子,如今只能在心中回味那份悠然。“回首悠悠空暮云”以景结情,流露出对过去时光的深深感慨。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忆。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病归留别诸友次浚川韵

几年尘土污华簪,归想南庄树影深。

廊庙山林元异趣,野云沙鸟是知心。

不嫌邻叟挨肩坐,却恐明公枉驾寻。

沈水烟消荻帘捲,绿槐高处一蝉唫。

(0)

送唐府丞送母还乡

牙樯锦缆奉慈颜,两岸人誇舞袖斑。

京兆平刑闻一笑,帝城迎养记三山。

长江渺渺征帆急,落日亭亭去鸟閒。

畿甸焦枯望霖雨,石榴花发候君还。

(0)

哭季女二首·其一

我昔自外归,三女中门迎。

心知非男儿,聊得乐此情。

季者尤黠慧,恩爱钟平生。

云胡遘一疾,性命倏焉倾。

旅葬给孤园,烟草纵复横。

归来枕书卧,历历旧音声。

起觅无所见,泪下沾襟缨。

(0)

赠国医张从实

来往三神漫醉醒,玉桃瑶草妒长龄。

丹砂九转新传诀,道德千言旧注经。

南渡世家原共脉,东田交谊久忘形。

烟霞僻处稀人迹,却为逢君眼重青。

(0)

次韵玉冈秋兴四首·其三

泸水烟销秋日晶,关河风色惨边情。

年光暗惜江蓠晚,秋鬓愁看客镜明。

十道羽书闻夕警,五更城角落寒声。

季鹰自昔多幽思,不为鲈鱼叹远征。

(0)

界亭驿次壁间韵

乱山行出见幽亭,返照高林忽易倾。

村舍尚传戎马过,炊烟初傍驿楼生。

伏波铜柱功差立,荆国青苗祸已成。

正是徬徨愁不去,候人鼓角报严程。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