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怜上轿齧人肩,下轿行来脚底穿。
客子心心愁欲暮,碧云偏作半阴天。
为怜上轿齧人肩,下轿行来脚底穿。
客子心心愁欲暮,碧云偏作半阴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陋子径中骑马前行的情景。开篇两句“为怜上轿齧人肩,下轿行来脚底穿”生动地展现了马匹因路途狭窄而不得不低头甚至脚掌触地的艰难情形。这种描写既反映了道路的崎岖,也暗示了旅人的辛苦与不易。
接着,“客子心心愁欲暮,碧云偏作半阴天”两句则转向了内心的情感与外界自然景象的对应。诗人以“客子”的自称,表达出内心的忧虑和旅途中的孤独感。时间紧迫,夕阳西下之时,心中充满了愁绪。而那碧绿色的云彩,却偏偏在这个时候遮盖了一半的天空,形成了一种阴沉的氛围,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写照,更是诗人情感的外化。
整个诗句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将旅途中的艰辛与内心的情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展现了客旅之苦,也抒发了诗人对于归属与孤独的深刻感悟。
萧娘琐阁、有云廊十二,碧桃春莹。
记研螺、倩画湘眉,傍温峤妆台,贴肩花并。
掠海罡风,蓦飘断、女床鸾信。
问玉箫再世,情天灵姥,慰愁堪准。漫招穗堂梦影。
只愁潘独坐,背灯看鬓。
甚双头、约指玲珑,自抛了尘奁,旧香都冷。
拂砚填词,苦愁味、还谁能领。
尽宵来、金井风梧,枕函凄听。
奔流百道兖东灌,泗尾睢尻浸天半。
断鸦零雁漂无所,苇带荷衣极零乱。
我帆如叶中流行,听所休止无留停。
贴云烟树缭西北,东南绵以群山青。
砀山頫首芒山耸,一一潮头挟飞动。
乍迎薄日凌风笑,忽射遥阴压船重。
船人擂鼓还鸣锣,客横长篴吾高歌。
真疑白地接蓬岛,径思赤手驱鼋鼍。
赵村卑与尤村接,庐舍牛羊尽飘汩。
可怜堤上千章柳,时向萍边露颠末。
颇虞七闸南阳倾,冲流下决鱼台城。
囊沙无术塞瓠子,令我涕泪思白英。
山东苦水浙苦兵,客愁家难何时平?
愿挹此水洗兵甲,顿还陆海俱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