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尽梅犹白,春光几处偏。
娇莺解言语,不是怨流年。
寒尽梅犹白,春光几处偏。
娇莺解言语,不是怨流年。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春初时节的景象,以梅花为切入点,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生命的活力。
首句“寒尽梅犹白”,点明了季节的更替。尽管严寒已过,但梅花依然绽放着洁白的花朵,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生命力和对寒冷的超越。这里的“犹”字,强调了梅花在冬去春来之际依然保持其本色,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次句“春光几处偏”,则将视角从单一的梅花扩展到整个春天的景色。春天的阳光洒落在大地上,使得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然而,春天的美好并非处处相同,而是有着各自的特色和韵味,这句诗巧妙地表达了春天多样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接下来的“娇莺解言语”,将诗的意境进一步深化。黄莺,作为春天的象征,不仅带来了悦耳的歌声,还似乎能理解时间的流转,表达出对岁月的感慨。这里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黄莺以情感,使得诗句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敏感和思考。
最后一句“不是怨流年”,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态度。面对时间的流逝,诗人没有选择抱怨或消极,而是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这句话不仅是对黄莺的内心世界的推测,也是诗人自我情感的投射,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和对时间价值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末春初的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入了对时间、生命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
天清蚕麦馀,绿结桃李实。
老僧诗衔袖,过我语言质。
怀山意先行,如病梦芝朮。
去□才一舍,鞭策不终日。
堂筵新结束,空洞无长物。
风来舞翠杉,土暖荣病橘。
欲行意先清,舌评骥不及。
何由解鞍卧,夜枕雨潇瑟。
泉清韵磬远,林樾琅玕密。
杯寒续飞斟,烟继香绕室。
谈玄契参同,酒旨妙真一。
怀新辜雅趣,意懒□健笔。
亦如罢参僧,野禅缚枯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