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八日奉谒先垄述感》
《九月八日奉谒先垄述感》全文
明 / 边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坡陁行尽见高丘,郁郁佳城霁霭浮。

精卫不消填海恨,鹡鸰长抱在原愁。

荒山涕泪三年道,落木风霜九月秋。

肠断墓田多碧草,别来谁与荷锄修。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边贡所作的《九月八日奉谒先垄述感》。诗中描绘了作者在九月八日前往祖先坟墓祭拜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坡陁行尽见高丘,郁郁佳城霁霭浮”,描绘了前往祖先坟墓的路上,经过崎岖不平的道路后,终于看到了一座高高的丘陵,丘陵上有一座墓地,被一层淡淡的雾气笼罩着,显得庄严肃穆。

颔联“精卫不消填海恨,鹡鸰长抱在原愁”,运用了两个典故。精卫填海,表示对无法弥补的遗憾和痛苦;鹡鸰在原,比喻亲人离世后的孤独和哀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无法释怀的悲痛。

颈联“荒山涕泪三年道,落木风霜九月秋”,描述了诗人沿途的景象,荒凉的山路上洒满了泪水,三年来的心路历程仿佛都在这九月的秋风中飘荡。这里不仅写出了时间的漫长,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哀伤。

尾联“肠断墓田多碧草,别来谁与荷锄修”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墓地周围长满了碧绿的青草,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但诗人却感到心如刀割,无人能与他一同为祖先的墓地除草修整。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失去亲人的哀悼和对时光无情的感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典故运用,深刻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边贡

边贡
朝代:明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生辰:1476 ~1532

边贡(公元1476--1532年)字廷实,因家居华泉附近,道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猜你喜欢

张持操携徐献之侍郎书见访兼出示著述中兴论诸杂文为赋诗一篇以文轴还之他日亦录寄献之也

君不能徒步上书献天子,又不能移书帝城结王公。

欲将笔力扛九鼎,纸上有说能平戎。

宣和治极久忘战,羯奴骑马嘶淮甸。

是时犹屯百万师,无人北向放一箭。

大臣搏手知何为,草间公卿儿女啼。

至今谋国无上策,读君断藁令人悲。

君家人物照青汗,曲江犹识胡雏乱。

他年论事要回天,应向荆州寻好汉。

(0)

姜山静疑院铁磬老师通公真赞

堂堂律师,了无上乘。律彼后生,约束如绳。

我煞叩师,师笑而嘻。曰我无心,法何所依。

以无心故,说持说犯。以无法故,横竖钩贯。

我知是师,说本无说。身心了然,片云孤月。

姜山嵯峨,宛在世外。访师遗踪,惟铁磬在。

片云出山,孤月丽天。铁磬不鸣,声满大千。

(0)

少保左丞叶公挽诗二首·其二

文章千古事,富贵百年身。

并世今馀几,如公孰拟伦。

轩裳清梦破,丘壑此心亲。

叹息常编旨,无从举似人。

(0)

贼臣刘豫挟虏骑犯两淮天子亲总六师出征贼骑摧衄宵遁銮舆既还效杜拾遗作欢喜口号十二首·其七

胡儿驱马意何忙,淮海暄风炫日光。

心折关河归不得,而今底处是家乡。

(0)

次韵吴兴守雨中即事一首

雨槛风檐欲垫巾,护花常恐减青春。

融怡已复生頩颊,料峭真应恕老人。

睡鸭吹香空结恋,远峰攒碧似凝颦。

野棠泪湿愁如许,半面徐妃不受匀。

(0)

次韵必先侍御和郑维心忆梅并寄维心

紫梅溪上春先到,馀不沙边草未芳。

五字真曾赋桑落,四弦犹忆调枫香。

雪中孤艳应愁绝,竹外斜枝不掩藏。

永望佳人在空谷,此时幽独未须伤。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