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藁葬青山麓,宰树风彫碣无字。
云旗犀甲飞作尘,犹有铜瓢镇初地。
因思上马势如鹘,霹雳一呼齿尽裂。
铜花绣水生朱殷,渗入星星口中血。
江天暮雨鲛气腥,阴风飒飒翔群灵。
此时篝火丛祠下,神物终宵铿有声。
将军藁葬青山麓,宰树风彫碣无字。
云旗犀甲飞作尘,犹有铜瓢镇初地。
因思上马势如鹘,霹雳一呼齿尽裂。
铜花绣水生朱殷,渗入星星口中血。
江天暮雨鲛气腥,阴风飒飒翔群灵。
此时篝火丛祠下,神物终宵铿有声。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汪中所作,名为《黄将军得功饮水铜瓢歌》。诗中描绘了黄将军英勇事迹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将军的英勇与牺牲精神。
首句“将军藁葬青山麓”,以“藁葬”这一古代丧葬方式,暗示将军虽已离世,但其英名永存,安息于青山之侧。接着“宰树风彫碣无字”,描述了墓碑被风吹蚀,字迹模糊,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英雄事迹逐渐被遗忘的无奈。
“云旗犀甲飞作尘,犹有铜瓢镇初地”,运用夸张手法,将将军的旗帜和盔甲比作云雾中的飞尘,即使化为尘埃,铜瓢(一种盛水的器具)仍能镇守初地,象征将军的精神永存。
“因思上马势如鹘,霹雳一呼齿尽裂”,通过“鹘”(鹰的一种)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将军骑马冲锋时的迅猛之势,一声怒吼足以震裂牙齿,展现其勇猛无比的战斗姿态。
“铜花绣水生朱殷,渗入星星口中血”,将铜瓢上的锈斑比作红色的水滴,仿佛是英雄的鲜血渗透其中,进一步强调了将军的牺牲精神。
“江天暮雨鲛气腥,阴风飒飒翔群灵”,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江边景象,暮雨中弥漫着腥味,阴冷的风吹过,群灵飞翔,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
最后,“此时篝火丛祠下,神物终宵铿有声”,在篝火旁的祠堂中,神灵在夜晚发出铿锵之声,似乎是对将军英勇事迹的颂扬与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黄将军英勇事迹的深情描绘,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记忆的珍视。
万里来官蜀锦城,西南籍籍饮清名。
幕中议论谁为敌,天下交游我与盟。
圣处工夫须自得,明时事业只安行。
草堂拟作终焉计,便翼飞来总寄声。
殿角西头辟礼闱,峥嵘栋宇更巍巍。
碧鸡金马连环绕,云顶峨眉耸翠围。
陈范苏张应并驾,龙章谯郭亦横飞。
东都行复充乡赋,却望秦关入帝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