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阑干浮碧空,笙歌缭绕暮云中。
天香夜半广寒落,错认银桥在月宫。
三百阑干浮碧空,笙歌缭绕暮云中。
天香夜半广寒落,错认银桥在月宫。
此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江边的美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兰江畔的竹枝词之美。诗人以“三百阑干浮碧空”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碧空如洗、栏杆倒映于江面的宁静画面之中。接着,“笙歌缭绕暮云中”,生动地描绘了夜晚时分,江边传来阵阵音乐声,与远处的暮云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热闹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天香夜半广寒落”一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感。这里的“广寒”指的是传说中的月宫,诗人巧妙地将人间的香气与月宫联系起来,仿佛在说,夜半之时,广寒宫的香气飘落人间,让人误以为银桥就在月宫之中。这种想象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浪漫色彩,将读者的思绪引向遥远而美好的幻想世界。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飘风激浮云,飞雨来若注。
絺衣逼新凉,感此岁云暮。
高堂有华簟,坐觉颜色故。
人情随炎凉,兴废一何屡。
鲜鲜中庭菊,华叶日敷布。
可怜摇落中,尔独傲霜露。
官闲随俗念,岁晚无欢趣。
惟与青山期,晴明蹑芒履。
客行趋阳翟,驱马登高岗。
群山拱西都,回首瞰许昌。
原田秀且润,烟水远分行。
荒冢卧石兽,古祠摧画墙。
我行日已远,风物非故乡。
随俗强饮食,所求肢体强。
儿生事弧矢,有志行四方。
秣马访前古,吾将问兴亡。
旗尾指船头,篙工告风便。
张帆弛双橹,去势如脱箭。
船傍两高山,过目若流电。
波平船稳驰,客寝兀未变。
吾闻西江龙,神力回宇县。
往来万夫祷,正直巧获愿。
嗟予何所恃,诚确无所荐。
神岂哀我穷,有赐不待献。
乃知人穷我,本不坐神谴。
人间事若异,未易以言辩。
坐令千里远,近若在几研。
惭非谢宣城,攫笔赋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