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风激浮云,飞雨来若注。
絺衣逼新凉,感此岁云暮。
高堂有华簟,坐觉颜色故。
人情随炎凉,兴废一何屡。
鲜鲜中庭菊,华叶日敷布。
可怜摇落中,尔独傲霜露。
官闲随俗念,岁晚无欢趣。
惟与青山期,晴明蹑芒履。
飘风激浮云,飞雨来若注。
絺衣逼新凉,感此岁云暮。
高堂有华簟,坐觉颜色故。
人情随炎凉,兴废一何屡。
鲜鲜中庭菊,华叶日敷布。
可怜摇落中,尔独傲霜露。
官闲随俗念,岁晚无欢趣。
惟与青山期,晴明蹑芒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景象,通过飘动的风、激起的云和倾盆的大雨,表达了季节更迭中自然界的变化与人情的冷暖。诗人穿着单薄的絺衣,在高堂之上感受到了秋天特有的凉意,同时回忆起往昔的繁华景象,但发现如今一切都已变迁,人事兴废,物是人非。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庭的菊花仍旧鲜艳,它们的花瓣每日铺展,却也难逃时光流逝、节气更替的宿命。诗中的“鲜鲜”二字,不仅形容菊花之美,也透露出一丝悲凉,因为它们终将在秋风中摇落,独立于霜露之间。
官居闲职,诗人随波逐流地适应着世俗的情感和生活节奏,但到了岁晚,却发现自己已无欢乐可言。唯有与那青山的约定,以及晴朗天气下漫步于山间,用芒鞋踏足泥土之间的感觉,才能让诗人感到些许慰藉。
整首诗语言清丽,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世事无常以及个人情感的沉思。
幽期不为春风殢,十里桃花千里泪。
无计饥寒欲卖天,有时肮脏能翻地。
交知半穷亦半老,呼鹰走马恨不蚤。
是处离魂殉绿波,十年姓氏萎青草。
越人病吟楚人泣,长歌歌罢谋长别。
才子心花笔下生,旅人愁蕊灯头结。
悲风噫云云化鬼,秬帘欲啮词人纸。
青眼高歌能送予,眼中临川与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