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李舍人拜命书怀寄馆殿旧僚之什》
《次韵和李舍人拜命书怀寄馆殿旧僚之什》全文
宋 / 杨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拜命入星垣,偏承圣主恩。

黄扉陪汉相,彩笔代尧言。

佩玉天颜近,籯金世望喧。

下僚今隔品,云路仰高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shèrénbàimìngshū怀huáiguǎn殿diànjiùliáozhīshén
sòng / yáng亿

bàimìngxīngyuánpiānchéngshèngzhǔēn

huángfēipéihànxiāngcǎidàiyáoyán

pèitiānyánjìnyíngjīnshìwàngxuān

xiàliáojīnpǐnyúnyǎnggāoxuān

翻译
我被任命进入朝廷,特别蒙受皇帝的恩典。
在重要的职位上,我如同汉朝丞相一样辅佐君王,用才情代替尧帝的教诲。
接近天子,身佩玉饰,面容光彩,备受世人期待。
然而我现在只是低级官员,与高层仍有差距,只能仰望他们的高位。
注释
拜命:被任命。
星垣:朝廷。
偏承:特别蒙受。
圣主:皇帝。
黄扉:重要职位。
汉相:汉朝丞相。
彩笔:才情。
尧言:尧帝的教诲。
佩玉:佩戴玉饰。
天颜:天子的面容。
籯金:世人期待。
下僚:低级官员。
云路:高位。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杨亿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权力中心的向往和对旧友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的古典意象,如“星垣”、“汉相”、“尧言”等,展现了诗人的文化底蕴和文学功底。

首句“拜命入星垣”,通过拜谒天子的仪式,表达诗人渴望亲近权力中心的愿望。“星垣”在这里象征着皇宫或朝廷的高大与神圣。第二句“偏承圣主恩”则强调了诗人对君主恩泽的感激和仰慕。

第三、四句“黄扉陪汉相,彩笔代尧言”中,“黄扉”指的是宫殿的大门,而“汉相”则是历史上著名的宰相,如萧何、曹参等人。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希望成为朝廷重臣的愿望。“彩笔代尧言”则是说诗人希望自己的文辞能够像古圣王尧那样具有高尚的思想和权威。

第五句“佩玉天颜近,籯金世望喧”表达了诗人对皇帝亲近的渴望以及对于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佩玉”指的是象征着地位尊贵的玉饰,“籯金”则是古代用于装饰或礼仪的金制品,代表着最高荣誉和地位。

最后两句“下僚今隔品,云路仰高轩”则表达了诗人与旧友相隔,无法相见的遗憾。这里的“下僚”指的是在朝廷中排名较低的官员,“云路”象征着遥远和不易达到的地方,“高轩”则是高贵的位置。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权力中心的向往、对旧友的怀念以及个人抱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作者介绍
杨亿

杨亿
朝代:宋   字:大年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生辰:974—1020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
猜你喜欢

送严次山

四年栖岭表,三岁客海东。

人生贵安适,奔走成何功。

去年喜归来,山花春蒙茸。

弟侄各捧觞,一笑生华风。

南山多紫芝,北山多白薇。

云空汗漫台,月午生凉辉。

俯仰仅一载,脂车复征西。

岂以丈夫志,万里犹庭闱。

岂以名山川,待公亲品题。

故园松桂林,一一含贞姿。

何时赋归来,毋令久凝思。

(0)

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其六

北窗自有来薰处,长夏何妨一枕高。

竹薄未能遮照遍,西风我欲障葡萄。

(0)

象山住持僧于修求诗戏题五十六字

的知前圣定曾来,山脉深长景渐开。

霜干都无新气象,风幡不染旧尘埃。

渔樵虽过何尝问,父老相传莫浪猜。

惭愧修公坚有请,依前题作小天台。

(0)

谷日·其二

欲识田家趣,清溪曲抱村。

齐民当日术,学稼古人言。

瑞实归千室,馀功到小园。

元机亭育际,始见道尤尊。

(0)

离衡

天恩下释湘累客,心事悠悠月满船。

种药已收思病日,著书不就负残年。

杂花怪石分人去,老竹荒亭入画传。

归梦鉴湖三百里,白鸥相候亦欣然。

(0)

宿护国寺观晦翁先生题名·其二

看了题名看跋文,自怜不及晦翁门。

野僧惜打残碑卖,时共山猿洗墨痕。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