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苍茫无尽头,扶桑万里接瀛洲。
乾坤浩荡蛟龙伏,潮汐盈虚日夜浮。
波底不逢鳌引㹀,水中每见蜃成楼。
玉山红雨晴岚护,书剑平生此壮游。
一派苍茫无尽头,扶桑万里接瀛洲。
乾坤浩荡蛟龙伏,潮汐盈虚日夜浮。
波底不逢鳌引㹀,水中每见蜃成楼。
玉山红雨晴岚护,书剑平生此壮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而神秘的自然景观,诗人以广阔的视角,展现了天地间的浩瀚与壮丽。首句“一派苍茫无尽头”,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深远辽阔的意境,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无边无际的世界之中。接着,“扶桑万里接瀛洲”一句,运用了神话中的概念,将东方的日出之地与遥远的海外岛屿相连,增加了画面的奇幻色彩。
“乾坤浩荡蛟龙伏,潮汐盈虚日夜浮”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动态之美。乾坤之间,蛟龙隐匿,暗示着自然界中隐藏着未知的力量;潮汐的涨落,昼夜不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这两句通过对比和动态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无穷魅力。
“波底不逢鳌引㹀,水中每见蜃成楼”则转而描绘了水下的奇异景象。在波涛之下,或许难以遇见传说中的鳌引㹀,但在水中却常常能看到蜃气幻化成楼阁,这种景象既神秘又充满想象,让人不禁联想到海市蜃楼的奇观。
最后,“玉山红雨晴岚护,书剑平生此壮游”两句,将目光转向更为细腻的自然景色。玉山之上,红雨轻洒,晴岚环绕,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诗人在此处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平生追求壮游的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与理想,是一首富有想象力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