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月五日出城暮归门阖留宿南濠王氏楼与履约昆仲夜话有作》
《十月五日出城暮归门阖留宿南濠王氏楼与履约昆仲夜话有作》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永济桥南水阁斜,夜深投宿静无哗。

淹留短榻行边约,只尺孤城梦里家。

碧树报风吟细叶,青灯闪雨落寒花。

玄言寂寞都无寐,消得清腴一味茶。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夜晚景象,诗人文徵明在永济桥南的水阁中度过一个不平凡的夜晚。首句“永济桥南水阁斜”,点明了地点,水阁斜倚于桥畔,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着,“夜深投宿静无哗”一句,通过“静无哗”三字,形象地表现出了夜晚的宁静,没有喧嚣,只有内心的平静。

“淹留短榻行边约,只尺孤城梦里家”两句,诗人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感受,表达了对家的思念之情。短榻上的一夜停留,仿佛与家的距离仅有一尺之遥,梦境中的家,成为了心灵的慰藉。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家的深深眷恋。

“碧树报风吟细叶,青灯闪雨落寒花”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色,碧绿的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细碎的声音;青灯下,雨水滴落在寒花之上,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这些自然景象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最后,“玄言寂寞都无寐,消得清腴一味茶”两句,诗人以“玄言”形容自己深夜的独白,虽感寂寞却并未沉睡,而是选择以一杯清茶来消磨时光。这不仅是对夜晚时光的珍惜,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整首诗通过对环境、情感和自然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喜值关中李玉之有作·其一

曾为秦地客,不作越人吟。

我祖元西屈,南迁自华阴。

逢君好宾客,置酒向园林。

板屋多君子,能知风雅音。

(0)

赠安远水驿汪丞·其一

一路连舟下,艰难至越门。

汝官秋水驿,吾卧白云村。

十口蛟龙出,三城虎豹存。

轩辕读书处,为我置琴樽。

(0)

岁暮客建陵作·其四

冰雪融将尽,春人已袷衣。

鱼吹新水出,鸟拂落花飞。

驿路枫林引,人家石壁围。

羔裘持易酒,日暮醉忘归。

(0)

李骠骑置酒长干招同陈氏兄弟送予与杜子游太华即事赋·其四

如意堂前筑,今宵变羽声。

悲风吹木叶,落月满江城。

争博同勾践,飞觞属庆卿。

丈夫穷不惜,大器晚方成。

(0)

雁门

雁门十八隘,天欲界华夷。

主父长城在,蒙恬古戍移。

雄图归竖子,王气走燕支。

万古扶苏谷,泉声尚恨斯。

(0)

银钱山·其三

渴葬春秋恨,干戈礼未成。

一抔秋草满,万里朔云平。

白日沉蒿里,青山断宝城。

微臣有兰杜,何处荐皇英。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