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短亭三复五,总是儿时行底路。
尚忆天寒日小黄,先君前行我后顾。
如今悲不为涂穷,病雁孤飞失老鸿。
三年闭户松风里,行路又还从此始。
长亭短亭三复五,总是儿时行底路。
尚忆天寒日小黄,先君前行我后顾。
如今悲不为涂穷,病雁孤飞失老鸿。
三年闭户松风里,行路又还从此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童年旧地的怀念和现实中的悲凉感慨。开篇“长亭短亭三复五,总是儿时行底路”两句,通过对亭台数量的反复提及,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深切记忆,那些曾经走过的小路,如今又再次踏上。接下来的“尚忆天寒日小黄,先君前行我后顾”两句,则透露出一种对逝去岁月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天气寒冷,太阳偏小,是时间流转的象征,而“先君”则是对已故父母或尊长的怀念。
然而,随后的“如今悲不为涂穷,病雁孤飞失老鸿”两句,却带来了现实与过去之间强烈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当前境遇的悲哀,以及内心的孤独和迷茫。“三年闭户松风里,行路又还从此始”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或许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通过隐居来寻求心灵的平静。最后一句“行路又还从此始”,表明了诗人似乎在旧地找到了重启生活的勇气。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勾勒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于过往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纤似蛾儿,翠分螺子,柳叶半弯。
忆锦屏娇倚,月横秋水,绣衾慵起,雾锁春山。
翻谱鲜新,入时深浅,女伴端详可否间。
消魂处、向碧纱窗下,画了重看。含情醉拨幺弦。
觉红泛桃腮黛更妍。
但倾城一笑,舒来堪爱,捧心无语,颦亦增怜。
秀衬风鬟,长侵云鬓,昔日文君欲比肩。
风流甚,怕脂凝粉污,淡扫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