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鹤鸣泉》
《题鹤鸣泉》全文
唐 / 曹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仙鹤曾鸣处,泉兼半井苔。

直峰抛影入,片月泻光来。

潋滟侵颜冷,深沉慰眼开。

何因值舟顶,满汲石瓶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íngquán
táng / cáosōng

xiāncéngmíngchùquánjiānbànjǐngtái

zhífēngpāoyǐngpiànyuèxièguānglái

liànyànqīnyánlěngshēnchénwèiyǎnkāi

yīnzhízhōudǐngmǎnshípínghuí

注释
仙鹤:一种象征高洁的鸟类。
半井苔:指井边长出的青苔,暗示古老和静谧。
直峰:形容山峰挺拔。
片月:形容月光如片状洒落。
潋滟: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慰眼开:让眼睛感到舒适和愉悦。
值舟顶:恰逢船只顶部。
石瓶:古代用来装水或酒的容器。
翻译
仙鹤曾经鸣叫过的地方,泉水混杂着半井的青苔。
笔直的山峰倒映在水中,月光如片片洒落下来。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泛着寒意,深深潭水让眼睛感到舒畅。
为何在此时遇见了船顶,满满地汲取了石瓶中的水准备回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谷之中,仙鹤栖息的泉水景象。开篇“仙鹤曾鸣处,泉兼半井苔”两句,通过对仙鹤栖息处的描写,不仅传达了泉水的清澈,还展现出一幅生长着苔类植物的古井图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

接着,“直峰抛影入,片月泻光来”两句,则借助山峰和月亮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宁静与清辉。这里的“抛影”指的是山峰投射下的影子,而“泻光”则是月光洒落的情景,共同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诗歌接下来的“潋滟侵颜冷,深沉慰眼开”两句,又引入了水声和泉水清凉给人心灵带来宁静与愉悦的感觉。“潋滟”形容流水的声音,“侵颜冷”则形象地表达了泉水的冰凉,而“深沉慰眼开”则是说这种清凉能深入心灵,令人精神为之一爽。

最后两句“何因值舟顶,满汲石瓶回”,通过对主人公在泉边舟中之景的描绘,以及用石瓶装满泉水准备带走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清泉的珍惜与向往。这里“何因”意味着偶然之间,“值舟顶”则是说在船头上,而“满汲石瓶回”则是将泉水装满石瓶带走,以此来延续泉水给予的心灵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幽山谷中仙鹤栖息之地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这片净土的向往。

作者介绍
曹松

曹松
朝代:唐   字:梦徵   籍贯:一今安徽潜山)   生辰:828——903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猜你喜欢

次韵萧昭甫同游江东四绝句·其三尘外亭

高出云端谢世喧,碧天秋静镜无痕。

尘缘不向尘中见,聊与游人洗眼根。

(0)

题崎滩铺竹

矗矗万琅玕,风枝带露寒。

何当傍金阙,天子御楼看。

(0)

次韵沈元用游天台三首·其一

出处何劳问大钧,如公材哭略铺陈。

谈兵玉帐诗书帅,演诰纶闱侍从臣。

万叠名山聊寓目,一方仙宅勿藏身。

中原未复须留念,先入夷门渐入秦。

(0)

雄州道中寄沈和仲侍郎

扁舟隐隐马骎骎,重到燕山感念深。

水陆共时同偃薄,云途今日异升沉。

青山岂乏归耕路,白发难忘报国心。

木落雁飞秋复尽,惘然怀抱寄幽吟。

(0)

栽松道者真身赞

生死变灭,如沤在海。无有处所,浩然茫昧。

而此老人,游戏自在。出死入生,初无限碍。

譬如壮士,脱袍著铠。令铠与袍,俨然相对。

是故山中,两身俱在。凡夫众生,为眼所盖。

为抉其膜,使生光彩。

(0)

玄沙宗一禅师真赞

根门有功,则是心外见法。

用处换机,则是问时有答。问答交驰,摸索大道。

心法对峙,破碎真如。异哉此老,超出两途。

亡僧面前,波全露水。猛虎须畔,光自照珠。

衲僧不识,如井觑驴。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