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向谁是,闭门空廿年。
古今愁易得,天地老堪怜。
一病从藜杖,三春失酒钱。
独将衰谢色,数到剑锋前。
肝胆向谁是,闭门空廿年。
古今愁易得,天地老堪怜。
一病从藜杖,三春失酒钱。
独将衰谢色,数到剑锋前。
这首诗《病怀》由明代诗人叶太叔所作,表达了诗人因疾病缠身而产生的深沉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首联“肝胆向谁是,闭门空廿年”开篇即以强烈的反问和自省,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他似乎在问自己,面对疾病的折磨,向谁倾诉心中的苦楚?这二十年的光阴,仿佛在闭门独处中悄然流逝,留下的是无尽的空虚与寂寞。
颔联“古今愁易得,天地老堪怜”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认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愁绪都是人们普遍的情感体验,而天地间的一切都在岁月的流转中逐渐老去,令人感到怜悯。这里既有对人类共通情感的理解,也有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悟。
颈联“一病从藜杖,三春失酒钱”则具体描绘了诗人因病而生活困顿的情景。他只能依靠藜杖行走,失去了享受生活的乐趣,如春天般的美好时光也因此变得黯淡无光。这一联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生动展现了病痛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尾联“独将衰谢色,数到剑锋前”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衰老与死亡的无奈与坚定。尽管身体已显衰弱,但他的心志依然坚韧,如同面对剑锋前的挑战,不屈不挠。这一联既是对自身境遇的写照,也是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整体而言,《病怀》一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面对疾病与衰老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衡山法王子,慧见息诸苦。
落发自南州,燕居在西土。
养正不因晦,得中宁患旅。
旷然长虚閒,即理寄行补。
四句了自性,一音亦非取。
橘柚故园枝,随人植庭户。
我地少安住,念天时启处。
宪卿文昌归,愉悦来晤语。
车骑践香草,仆人沐花雨。
长风散繁云,万里静天宇。
起灭信易觉,清真知有所。
逍遥高殿阴,六月无炎暑。
微言发新偈,粲粲如悬圃。
直心视惠光,在此大法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