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被鴳姿知有累,豺惊羊质固非真。
谩誇鲁国多儒士,敢到君门止一人。
隼被鴳姿知有累,豺惊羊质固非真。
谩誇鲁国多儒士,敢到君门止一人。
此诗为北宋文学家宋祁的作品,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真伪、质量的深刻认识。首句“隼被鴳姿知有累”用隼(一种鸟)和鴳(一种鱼)的外貌来形容那些表面光鲜却内在空虚之物,指出它们虽然看起来完美无缺,但实际上是存在瑕疵的。第二句“豺惊羊质固非真”则以豺(野兽)和羊的本性来比喻,说明某些东西看似平静、温顺,其实并非真正如此。
第三句“谩誇鲁国多儒士”指出了孔子故乡——鲁国儒生众多,但许多人只是沽名釆誉,并无真才实学。最后一句“敢到君门止一人”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有才能、值得推崇的人物的严格标准,即便是在儒士云集的地方,也只有极少数人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
整首诗体现了宋祁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批判态度,以及他对真才实学的追求和重视。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对仗,诗人传达了一种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即在表面的繁华背后,有着更为本质的评判标准。
烛烛空中月,没且含光辉。
猗猗谷中兰,芬馨死不移。
温温魏氏女,皎皎琼树姿。
既娴内则训,亦诵柏舟诗。
伊昔聘林家,皓首以为期。
君子溘朝露,吁天涕涟洏。
匍匐奔其丧,相殉分所宜。
高堂未展谒,况在天一涯。
罗帷为谁设,膏沭为谁施。
妯娌纷喋喋,宁知我心悲。
水浆不入口,焉问渴与饥。
一朝复一夕,视死甘如饴。
从容下九原,岂曰生结缡。
但作连理树,一抔土相依。
百卉媚春阳,霜露且先萎。
何如松与柏,郁郁岁寒时。
嗟嗟魏氏女,贞心迈等夷。
共姜千载后,芳名史并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