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外读书处》
《寄外读书处》全文
宋 / 龙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主人之室隔清洲,日日华笺空自酬。

书似岘碑看即泪,人非萱草遇还愁。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àishūchù
sòng / lóng

zhǔrénzhīshìqīngzhōuhuájiānkōngchóu

shūxiànbēikànlèirénfēixuāncǎoháichóu

注释
清洲:清澈的水边陆地,这里指主人的居所与外界相隔的环境。
华笺:精致的信纸,形容书信的精美。
岘碑:古代著名碑刻,这里比喻书信引发的情感共鸣。
萱草:一种象征母亲的植物,暗示对亲人的思念和慰藉。
翻译
主人的居所被清澈的洲渚隔开,每天写下的精美信笺只是空自回应。
这些书信如同看着岘山碑文般令人感伤,而人却无法像萱草那样带来安慰,反而倍增忧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龙辅的作品,名为《寄外读书处》。我们来逐行鉴赏其深意。

“主人之室隔清洲”,此句描绘了诗人远离主人的居所,在一片宁静的环境中,"清洲"象征着远离尘嚣的一方净土,表达了诗人想要逃离喧嚣,寻求内心平静的心境。

“日日华笺空自酬”,这里的"华笺"指的是精美的书籍,而"空自酬"则表明诗人每天沉浸于阅读之中,仿佛书中的知识与自己心灵相通,如同酒醉一般。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专注。

“书似岘碑看即泪”,"岘碑"指的是古代的石碑,上面刻有历史故事或重要文献。此句表达了诗人阅读时的情感波动,仿佛每一字都能触动心弦,引发深切的共鸣和思考。

“人非萱草遇还愁”,这句话出自《诗经·小雅·萱草》,“人非萱草,安所寄托?”在这里被引用,用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人非萱草"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而"遇还愁"则体现出诗人的孤独和寂寞,每当想起朋友时,心中便涌上一阵难以言表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书籍以及人际关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孤独,以及对于知识和友情的渴望。龙辅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古典文学中的精美画卷。

作者介绍

龙辅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游金山寺

江心一簇翠夫容,金碧晶荧殿阁重。

隐士有缘来化鹤,梵王无语坐降龙。

钟声两岸占昏晓,海眼中泠湛夏冬。

八十高僧供茗罢,细谈苏米旧时踪。

(0)

将离京师别李朝端陈伯奎二同年

陈生射策未三十,笔箭如锋不破的。

自古英雄感慨多,直比枭卢悬一掷。

文章有命不论巧,得丧穷通两何惜。

吾州二妙真豪放,白璧明珠炯相望。

飞英已迈时辈先,通籍还兼伯兄行。

霜蹄历块千里空,风采承恩九天上。

我辞君归春正晚,天风吹帆落花满。

青冥浩荡南极深,白日波涛洞庭远。

感君惜别重徘徊,令我长歌激肝胆。

云山之东佳气浓,磔裂华盖晶荧通。

纷纷鸾鹄好羽翼,莫笑垂翅南飞鸿。

(0)

中秋

又此中秋百恨生,频年骨肉尚飘零。

独援北斗酌明月,閒看银河感客星。

极目关河归白昼,满怀风露立青冥。

眼前咫尺清虚府,未许乘鸾叩玉扃。

(0)

陶与权南园别业

琼田无恶土,玉树多好枝。

鼎角匿犀者,自是名家儿。

应门有暇日,颇作佳园池。

朝临二王书,暮吟三谢诗。

花边迎小车,竹下理残棋。

宾至可命觞,亲在志无违。

(0)

王官谷听泉

援琴俯寒泉,琅然动幽听。

写彼石上流,寄此山中兴。

耵聍喧杂空,潺湲清响应。

翻将羽衣曲,更作龟兹咏。

(0)

次韵友人求狸奴

裹盐觅得乌圆小,鼠穴俱空堵室安。

閒藉花阴眠昼暖,时亲蒲座伴更阑。

多年不厌无鱼食,数子新添减鹤餐。

分送故人应好去,慎防书架莫辞难。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