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之室隔清洲,日日华笺空自酬。
书似岘碑看即泪,人非萱草遇还愁。
主人之室隔清洲,日日华笺空自酬。
书似岘碑看即泪,人非萱草遇还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龙辅的作品,名为《寄外读书处》。我们来逐行鉴赏其深意。
“主人之室隔清洲”,此句描绘了诗人远离主人的居所,在一片宁静的环境中,"清洲"象征着远离尘嚣的一方净土,表达了诗人想要逃离喧嚣,寻求内心平静的心境。
“日日华笺空自酬”,这里的"华笺"指的是精美的书籍,而"空自酬"则表明诗人每天沉浸于阅读之中,仿佛书中的知识与自己心灵相通,如同酒醉一般。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专注。
“书似岘碑看即泪”,"岘碑"指的是古代的石碑,上面刻有历史故事或重要文献。此句表达了诗人阅读时的情感波动,仿佛每一字都能触动心弦,引发深切的共鸣和思考。
“人非萱草遇还愁”,这句话出自《诗经·小雅·萱草》,“人非萱草,安所寄托?”在这里被引用,用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人非萱草"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而"遇还愁"则体现出诗人的孤独和寂寞,每当想起朋友时,心中便涌上一阵难以言表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书籍以及人际关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孤独,以及对于知识和友情的渴望。龙辅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古典文学中的精美画卷。
陈生射策未三十,笔箭如锋不破的。
自古英雄感慨多,直比枭卢悬一掷。
文章有命不论巧,得丧穷通两何惜。
吾州二妙真豪放,白璧明珠炯相望。
飞英已迈时辈先,通籍还兼伯兄行。
霜蹄历块千里空,风采承恩九天上。
我辞君归春正晚,天风吹帆落花满。
青冥浩荡南极深,白日波涛洞庭远。
感君惜别重徘徊,令我长歌激肝胆。
云山之东佳气浓,磔裂华盖晶荧通。
纷纷鸾鹄好羽翼,莫笑垂翅南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