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长傍太湖飞,忽向西江度钓矶。
彭泽小龙邀共饭,湖阳迁客忆留衣。
笋因春雨朝朝吃,橘待秋霜颗颗肥。
我自本名无所住,经函松下共柴扉。
白云长傍太湖飞,忽向西江度钓矶。
彭泽小龙邀共饭,湖阳迁客忆留衣。
笋因春雨朝朝吃,橘待秋霜颗颗肥。
我自本名无所住,经函松下共柴扉。
这首元代诗人虞集所作的《白云间上人度夏》诗,描绘了一幅禅者在夏日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画卷。诗中以“白云”为线索,贯穿全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首联“白云长傍太湖飞,忽向西江度钓矶”,开篇即以“白云”起兴,形象地描绘了白云环绕太湖,自由飘逸,随后又飘向遥远的西江,隐喻着上人的行踪不定,自由自在。同时,“钓矶”二字则暗示了上人可能在某处静心垂钓,享受自然之乐。
颔联“彭泽小龙邀共饭,湖阳迁客忆留衣”,进一步展开画面。彭泽,指陶渊明的故乡,这里借指上人邀请了一位隐士共进午餐,象征着上人与志同道合者的交流与分享。而“湖阳迁客”则可能是指被贬谪到湖阳的官员,此处通过回忆上人留下的衣物,表达了对上人高尚品德和生活态度的怀念。
颈联“笋因春雨朝朝吃,橘待秋霜颗颗肥”,转而描写自然界的生长变化。春雨滋养,竹笋日日生长;秋霜降临,橘子更加饱满。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也暗喻了上人在四季更替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成长。
尾联“我自本名无所住,经函松下共柴扉”,最后点明了上人的生活状态——他不拘泥于世俗的名利,而是与自然和谐共生,每日在松树下诵读佛经,与简朴的生活相伴随。这一句表达了上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通过对白云、自然景物以及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上人在夏日中的自在生活,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小院苔浓,曲栏花放,趁风吹到窗前。
那堪离别,相见又经年。
一种痴情谁觉,都爱此、草色芊芊。
斜阳里,寻芳何处,风致最翩跹。
休贪春色好,匆匆过了,瘦影谁怜。
剩零星残粉,冷落西园。
何不乘风化去,便从此、栩栩登仙。
真超脱,芳魂差胜,叶底抱香眠。
散尽千金,学曼倩、善藏其术。
还更向、罗浮碧海,凤芝龙术。
槛外露滋金洞草,崖边云护仙舟栗。
采石坛、花满不知春,羲农日。服上药,调浮漆。
星佩冷,虹霓匹。只未忘绮语,更怀铅笔。
但令毛生名纸贵,不妨潘簟生尘密。
数床头、昨夜卖文钱,飘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