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迟我一登楼,红染夭桃绿未稠。
百里练光烟细衬,四围晓色雨初收。
渔歌每自芦中起,画舫还从云外游。
我欲骑鲸从此去,须知直北是瀛洲。
春风迟我一登楼,红染夭桃绿未稠。
百里练光烟细衬,四围晓色雨初收。
渔歌每自芦中起,画舫还从云外游。
我欲骑鲸从此去,须知直北是瀛洲。
这首《烟雨楼》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迷人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烟雨中的楼阁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首句“春风迟我一登楼”,巧妙地运用了时间的错位感,仿佛春风特意等待诗人,才缓缓吹拂,让诗人得以在春风中登楼远眺。这既是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也暗含了诗人对这一刻独享美景的欣喜之情。
“红染夭桃绿未稠”一句,通过“红”与“绿”的对比,生动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夭桃(即桃花)在春风的吹拂下,花瓣如火般热烈,而周围的绿叶尚未浓密,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美的享受。
接下来,“百里练光烟细衬,四围晓色雨初收”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百里的湖面如同一条银练,在晨光的映照下泛着细碎的光芒,四周的景色在雨后的清新中显得格外宁静和美丽。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渔歌每自芦中起,画舫还从云外游”则将画面的焦点转向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渔歌在芦苇丛中响起,画舫在云雾缭绕的天空下游弋,这些生动的场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悠闲生活的追求。
最后,“我欲骑鲸从此去,须知直北是瀛洲”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自然界的神秘力量,去往传说中的仙境——瀛洲的愿望。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未知的渴望,也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整体而言,《烟雨楼》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大皞应节条风回,冲气韶光遍九垓。
青云霈泽素冰开,燕娇南徂鸿北来。
眷春阳之可乐兮,嘉平畴之于耜。
桑蔼蔼以娱蚕,麦芃芃而覆雉。
群花艳而莺繁,碧藻萦而鱼丽。
伟佳人之独抱,饮醇和而并熙。
襭皋兰以为佩,缀江蘅以自嬉。
偕三五兮良俦,登京冈兮夷犹。
舞惠风兮仙仙,歌伐木兮悠悠。
循芳谷以薖轴,抚流水而浮游。
汰梓泽之靡冶,荡牛山之沈愁。
将安排以齐化,系长绳于煦日。
纵予心于区外,侣东皇之太一。
古云化奇峰,宰割皆琳琅。
想经娲皇鍊,色色争光芒。
丽刺万夫目,巧脱三岛囊。
高者触魁斗,低亦吞戈阳。
削壁刮冰眼,拳石住鹤房。
诧当微雨里,容此明星光。
标名恨遗漏,取象省谬荒。
传是徐铉宅,古寺阅自唐。
鼠雀斗佛顶,方袍巧逃亡。
谁令此福地,零落热客肠。
倘非逢胜友,难尽览历详。
曰余武夷来,灵奇惯品量。
润腻欺幔亭,丹垩则相当。
巅攀病足展,峰影倒地苍。
岩泉酬好韵,吟鸟劝我觞。
最后有彩壁,五色错天章。
游马疲不迹,惜哉谁见扬。
乃知一世间,至人多遁藏。
我欲把双剑,挥霍踏云翔。
临风忽自笑,桃花引归航。
晴宇肃秋容,林坰敛绮缬。
横砥激迅湍,回鹭沓轻雪。
密茙凝坐痕,远岑当垣缺。
蔂蔂悬朱实,飘飘醉丹蘖。
骇瞩化理驶,寄傲尘纷绝。
广庭敞中央,款我素心杰。
盘餐剪园蔬,倒饮壶觞竭。
烂石歌漫霄,采薇抱孤节。
钦法君子行,贞固丈人烈。
遐飙越块壤,挹清避污蔑。
愿结岁寒盟,邂逅成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