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雀,喧啾无树栖城角。
雄飞雌哺黄口雏,群绕荒芜无粟啄,何不飞去山林乐。
城头日落号乌鸢,城下荆棘霏寒烟。
朝昏饮啄不充腹,磔磔悲鸣谁汝怜。
自叹空城非所止,犹胜身罹网罗里。
君不见郊原四面皆网罗,无地潜踪将奈何。
安得仁恩及微物,雨露生成囿泰和。
空城雀,喧啾无树栖城角。
雄飞雌哺黄口雏,群绕荒芜无粟啄,何不飞去山林乐。
城头日落号乌鸢,城下荆棘霏寒烟。
朝昏饮啄不充腹,磔磔悲鸣谁汝怜。
自叹空城非所止,犹胜身罹网罗里。
君不见郊原四面皆网罗,无地潜踪将奈何。
安得仁恩及微物,雨露生成囿泰和。
这首元代诗人周巽的《空城雀》,以空城中的雀鸟为题材,描绘了它们在城市角落的生存状态,充满了对生命困境的同情与思考。
诗中首先描述了雀鸟在空城中的生活场景:“喧啾无树栖城角”,雀鸟在没有树木遮蔽的城市一角喧闹着,寻找栖息之所。接着,“雄飞雌哺黄口雏,群绕荒芜无粟啄”,雄鸟飞翔,雌鸟喂养幼雏,一群雀鸟围绕在荒芜之地,却找不到足够的食物。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雀鸟生存环境的同情。
“城头日落号乌鸢,城下荆棘霏寒烟”两句,描绘了日落时分,乌鸢在城头盘旋,而城下的荆棘间弥漫着寒烟,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朝昏饮啄不充腹,磔磔悲鸣谁汝怜”,指出雀鸟在朝夕之间难以满足饮食需求,发出悲鸣,却无人怜悯,表达了对它们命运的深切同情。
最后,“自叹空城非所止,犹胜身罹网罗里”,雀鸟感叹空城并非长久之计,但至少比落入人类设下的陷阱要好。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雀鸟处境的深刻理解,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类行为的反思。
“君不见郊原四面皆网罗,无地潜踪将奈何”,诗人进一步扩展了思考的范围,指出郊外同样布满了捕捉生命的陷阱,雀鸟无处可藏。这不仅是对雀鸟生存困境的描绘,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批判。
“安得仁恩及微物,雨露生成囿泰和”,诗人表达了希望得到仁慈对待的愿望,让所有生物都能在和谐的环境中生长,体现了对生命平等与和谐共处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灵的关注与同情,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秋风魏瓠实,春雨燕脂花。
綵笔不可写,滴露匀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