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名多士,清河最有声。
人危孔北海,帝识柳宜城。
蜀险谈间固,蛮讧檄到平。
凌烟何处在,风雨上铭旌。
白水名多士,清河最有声。
人危孔北海,帝识柳宜城。
蜀险谈间固,蛮讧檄到平。
凌烟何处在,风雨上铭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为张公(龙学侍郎清河侯)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张公的敬仰和对其功绩的赞扬。首句“白水名多士”以白水比喻人才众多,暗示张公在当时名望甚高;“清河最有声”进一步强调了他在清河一带的声誉。
接着,“人危孔北海”借孔北海(即孔融)的典故,赞誉张公在危难之际展现出的高尚节操;“帝识柳宜城”则将他比作柳下惠,意指其德行受到皇帝的认可。这两句描绘了张公的道德品质和政治才能。
“蜀险谈间固”描述了张公在处理蜀地险要事务时的坚定与稳固,显示出他的智谋和领导力;“蛮讧檄到平”则赞美他通过檄文平定蛮乱,展现了军事才能和安抚边疆的功绩。
最后两句“凌烟何处在,风雨上铭旌”表达了对张公身后荣誉的追思,想象他的画像(凌烟阁)在风雨中依然高挂,表彰他的丰功伟绩。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是对逝者高尚人格和卓越贡献的深情缅怀。
一径苍寒长绿筠,鸡声人语隔林闻。
与谁共住祇明月,所可论交惟此君。
世事乘除天已定,人生劳逸念中分。
卜邻倘许通来往,分我南山一片云。
种木待成材,聊为十年事。
日中趋百里,宁问万牛费。
植桧三尺强,已有凌云气。
生世能几何,拟作千岁计。
众人笑拍手,君子用其意。
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名以金石交,椿杨岂奴婢。
缅怀万仞颠,千丈蔚苍翠。
蟠根泉石底,用意霜雪外。
宁须大厦才,坐待斧斤至。
散为风雨声,密作牛马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