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虞美人·其三》
《虞美人·其三》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词  词牌: 虞美人

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处。陵迁谷变总成空。

回首十年秋思、吹台东。西窗一夜萧萧雨。

梦绕中原去。觉来依旧画楼钟。

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风。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元干的作品,名为《虞美人·其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怀旧之情的词作。

"菊坡九日登高路" 一句,描绘了作者在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时独自登上一条高处的小路。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也隐含着一种超脱世俗、追寻往事的心境。

"往事知何处" 句,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作者似乎在询问过去的岁月和事情都去了哪里,这里的“往事”已成为一段遥远而模糊的记忆。

"陵迁谷变总成空" 这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变迁来强化了时间流逝、万物无常的主题。这里的“陵迁谷变”是指自然环境的改变,而“总成空”则表达了一种悲凉的宿命感。

接下来的"回首十年秋思、吹台东",通过“回首”这个动作,作者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对过去十年的回顾之中。这里的“秋思”暗示着一种秋天特有的怀旧情绪,而“吹台东”则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场景或活动,但也许只是对风向的一种描写,增添了一种萧瑟感。

"西窗一夜萧萧雨" 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摹了夜雨的氛围。这种环境往往容易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特别是在古代中国文学中,雨常被用来渲染情怀和思念。

"梦绕中原去" 句,让人感受到作者对故土的深切留恋。“梦绕”表达了一种无法摆脱的牵挂,而“中原”则象征着古代中国的心脏地带,也是文化传承之所在。

最后两句"觉来依旧画楼钟。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风。",通过对梦醒后的描述,再次强调了作者的怀旧情绪。“觉来”即从睡梦中醒来,而“依旧画楼钟”则表明无论是梦境还是现实,心中的那份记忆和情感始终如影随形。而“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风”一句,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再次强调了作者对往事的思念之深。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读东汉

汉鼎重炎逆血熬,当时天子亦勤劳。

不能乘作唐虞计,未会严陵所谓高。

(0)

归去来兮觉今是,不知我者谓何求。

(0)

满庭芳·其四立春日呈刘春卿

天驷呈祥,土牛颁政,欢呼万井春来。

雕轮丹毂,杂沓展轻雷。

风动珠帘不卷,香散处、半露梅腮。

东郊好,波澜浸绿,萌蘖上条枚。徘徊。

应共怪,十年豹隐,一旦鸾台。

问康时术业,混俗情怀。

过雪湖山清丽,笙歌沸、舞袖萦回。

兵厨富,酒肠似海,莫惜醉金杯。

(0)

渔家傲·其七

爵齿俱尊惟此老。诗词笔力谁能到。

奇字古文仍笃好。须信道。如公宁复忧才少。

剩费黄金应买笑。穷通得丧都忘了。

坐对瑶觞看舞妙。携窈窕。南窗聊得渊明傲。

(0)

鹿泉居士王觉民颇有杜子美不彻之恼和东坡忆梅韵箴其膏肓

鹿泉居士身若槁,不惯看花梦颠倒。

桐庐有客燕新昏,妄托娇痴重伊恼。

冻云垂地雪欲落,断雁叫群天尚早。

一枝何处寄春来,便觉寒窗自华好。

琼瑶万里眼界净,咫尺前村莫轻扫。

留将青女伴孤芳,长向茅斋照衰老。

先生才思老不进,寤寐池塘见春草。

对花酌酒祝东君,烦把穷通问苍昊。

(0)

清江引用苏养直韵示王觉民

荷叶亭亭绿满塘,秋炎深得盖鸳鸯。

晚来江上西风急,收拾莲红付拒霜。

万山摇落见森樾,翠影萧萧冷梳发。

请君无作宋玉悲,来赋江楼望明月。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