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颇不寂,黄花随意开。
种类亦复佳,聊足适所怀。
尽物美不足,贪奇志转乖。
有酒壶自倾,花鸟相与偕,颓然景物忘,此心何去来。
东篱颇不寂,黄花随意开。
种类亦复佳,聊足适所怀。
尽物美不足,贪奇志转乖。
有酒壶自倾,花鸟相与偕,颓然景物忘,此心何去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东篱之下种植菊花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之美。首句“东篱颇不寂,黄花随意开”生动地展现了菊花在东篱之下的自由生长状态,仿佛它们在无人打扰的环境中,随性绽放,为寂静的空间增添了一抹生机与色彩。
接着,“种类亦复佳,聊足适所怀”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品种多样性的欣赏,以及这些美丽的花朵能够满足他内心情感寄托的愿望。这种情感的寄托,不仅仅是对外在美的追求,更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和安放。
“尽物美不足,贪奇志转乖”则揭示了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欣赏上,而是深入到了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内心的平和。他意识到,过分追求外在的奇特与不同,反而会扰乱内心的平静,使志趣变得乖张。
最后,“有酒壶自倾,花鸟相与偕,颓然景物忘,此心何去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共融的场景。他手持酒壶,与周围的花鸟一同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心灵仿佛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心境达到了一种超脱与自由的状态。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心灵得以释放的体验,正是诗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寄托的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谲龙息形生,夭矫萦水脉。
一壑滂千曲,浅之万余尺。■辚十道车,声此怒淙赫。
荛童指岩背,旷有丹师宅。
梁起绳度空,心堕风掤石。
凝苔荐轻履,引藤眩飘帻。
险过寒光平,屋树通皓白。
戮立坐无阶,垂足当户席。
鲛绡摄潭底,綷縩曳天脊。
仰头逝仙群,铃佩吟雾帟。
朗悟源上源,鸳浆梦今夕。
众山郁氤氲,苍冥逼诸天。
平野豁然开,下有陌与阡。
人家傍山涧,绕屋飞流泉。
新晴融地脉,草木增清妍。
鸣鸡互相答,喔咿破朝烟。
山翁昼出汲,挹露拾秋绵。
顾人舆盖客,咤叹惊神仙。
人生有定分,丰啬理难全。
安知奔走劳,讵若安居贤。
吾方私愧汝,未谋二顷田。
戒诗昔有诗,庚辰诗语繁。
第一欲言者,古来难明言。
姑将谲言之,未言声又吞。
不求鬼神谅,矧向生人道。
东云露一鳞,西云露一爪。
与其见鳞爪,何如鳞爪无。
况凡所云云,又鳞爪之余。
忏悔首文字,潜心战空虚。
今年真戒诗,才尽何伤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