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绵近远。又绿阴弄日,吹过隋苑。
比雪还轻,度水无痕,东风下上低捲。
成团作队冥濛甚,真共幻、总迷心眼。
倚绣帘、误却吹时,明灭个人庭院。
尚忆张郎好句,正朦胧淡月,坠处初暖。
漫缀征衣,点鬓休惊,欲捉儿童仍懒。
悠飏梦入离亭路,写不尽、楚江春晚。
笑雨馀、一种沾泥,付与老禅为伴。
飞绵近远。又绿阴弄日,吹过隋苑。
比雪还轻,度水无痕,东风下上低捲。
成团作队冥濛甚,真共幻、总迷心眼。
倚绣帘、误却吹时,明灭个人庭院。
尚忆张郎好句,正朦胧淡月,坠处初暖。
漫缀征衣,点鬓休惊,欲捉儿童仍懒。
悠飏梦入离亭路,写不尽、楚江春晚。
笑雨馀、一种沾泥,付与老禅为伴。
这首《疏影·小玲珑山馆赋絮影》由清代诗人厉鹗所作,描绘了春日里柳絮飘扬的景象,充满了细腻的自然观察和情感寄托。
开篇“飞绵近远”,以“飞绵”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柳絮随风飘舞的情景,既轻盈又飘忽不定。“又绿阴弄日,吹过隋苑”,绿树荫蔽下的阳光与柳絮相映,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接着,“比雪还轻,度水无痕,东风下上低捲”,进一步强调了柳絮的轻盈与飘逸,即使在水中也无痕迹,随风轻卷,展现出其独特的动态美。
“成团作队冥濛甚,真共幻、总迷心眼”,柳絮聚集成团,仿佛与幻象交织,让人心生迷醉。倚靠绣帘,误以为是春光中的女子,这一细节增添了诗作的浪漫色彩。接下来,“尚忆张郎好句,正朦胧淡月,坠处初暖”,回忆起张郎的佳句,此时月色朦胧,柳絮飘落初暖之地,更添几分诗意。
“漫缀征衣,点鬓休惊,欲捉儿童仍懒”,柳絮不经意间点缀在行人的衣物上,落在鬓发间,虽无意惊扰,但对儿童来说,却是一种难得的乐趣。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的热爱。
“悠飏梦入离亭路,写不尽、楚江春晚”,柳絮随风飘荡,仿佛进入了离别之路的梦境,无法完全描绘出春末楚江的景色。最后,“笑雨馀、一种沾泥,付与老禅为伴”,在雨后的湿润中,柳絮沾染泥土,最终与老僧相伴,隐喻着自然界的循环与生命的归宿。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柳絮在春日里的美丽与飘逸,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哲思,体现了清雅脱俗的艺术风格。
晴旸斥沈阴,散漫浮空云。
手提竹溪醪,疾声呼细君。
且涤牛头樽,我欲有所云。
仰看东南天,始见昭回文。
星星眩两目,歘尔还相分。
天下爱浮云,浮云能自寄。
属君看浮云,要识浮云意。
何必持身苦苦愁,但愿有酒长长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