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鼓寺晚归》
《石鼓寺晚归》全文
宋 / 李新   形式: 古风

野鸟音喧豗,苍栾翠轇轕。

冷光雪色陵云端,乱流江势侵天末。

蒙衲老僧初睡美,倚榻陂龙暗摇尾。

竹庵虎子呼未回,石灶茶烟寒不起。

阿昕爱山定忘返,我已兴穷归路晚。

悲风鸣雁一声声,眸寒更觉江城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wǎnguī
sòng / xīn

niǎoyīnxuānhuīcāngluáncuìjiāo

lěngguāngxuělíngyúnduānluànliújiāngshìqīntiān

ménglǎosēngchūshuìměibēilóngànyáotián

zhúānwèihuíshízàocháyānhán

āxīnàishāndìngwàngfǎnxīngqióngguīwǎn

bēifēngmíngyànshēngshēngmóuhángèngjuéjiāngchéngyuǎ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傍晚时分回返石鼓寺的情景。首句“野鸟音喧豗,苍栾翠轇轕”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一些喧哗声响的自然环境,野鸟的鸣叫与树木的摇曳交织在一起,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图景。

“冷光雪色陵云端,乱流江势侵天末”两句,则通过对气候和地理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寒冷而又壮丽的自然景观。冷光与雪色的交融,营造了一种清冷而神秘的氛围,而“乱流江势侵天末”的江水,则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广阔。

诗人通过“蒙衲老僧初睡美,倚榻陂龙暗摇尾”这两句,描绘了一位老僧在傍晚时分悠然入睡的情景。这里的“蒙衲”指的是僧人的衣衫,而“倚榻陂龙暗摇尾”则是一种比喻,用来形容老僧安详的睡态,给人以一种超脱尘世、心境宁静的感觉。

接下来的“竹庵虎子呼未回,石灶茶烟寒不起”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山中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期待。这里的“竹庵”是指竹林中的小屋,“虎子”可能是一种野生动物或是比喻,而“石灶茶烟寒不起”则表现了山中生活的简朴与宁静。

诗人通过“阿昕爱山定忘返,我已兴穷归路晚”表达了自己对山林的深深喜爱和不愿离开的情感。这里的“阿昕”是一种叹息语,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而“我已兴穷归路晚”则是诗人在傍晚时分不得不返回寺庙的无奈。

最后,“悲风鸣雁一声声,眸寒更觉江城远”两句,则通过对风声和雁叫的描写,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寂。诗人通过“眸寒更觉江城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江城在视野中越发遥远,这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也包含了心灵上的孤独与渺茫。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活情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山林生活的热爱以及面对返回寺庙时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李新
朝代:宋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猜你喜欢

竹石

脩篁拥翠幢,魁石坐端方。

劲节经寒在,新梢入夏长。

云从根上起,玉向实中藏。

为雨从龙后,清风满菊堂。

(0)

雪晓

腊雪连宵接晓飞,锦衾公子未曾知。

起来携杖敲梅树,扶得轻盈压损枝。

(0)

杜鹃花·其二

冰肌玉骨擅无双,不与山花斗艳妆。

欲染啼红冤杜宇,争如傅粉伴何郎。

(0)

自赞·其二

字不识,禅不会,数米量柴,料水打碓。

不是末后全提,亦非现前三昧。

待众生成佛,尽众生界空,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

(0)

赵昌折枝芍药

韶光欲尽伴荼蘼,收拾华风在一枝。

不惜丹铅和露写,惜它姚魏不同时。

(0)

刀镊工

弹镊何曾款俗扃,清晨且了夜来经。

匣非台镜人谁鉴,阅少年头雪易零。

老葛句留身后贵,颠僧发烬死前灵。

白崖薙罢还来薙,饶得长安两独醒。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