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议狱诗·其十三》
《议狱诗·其十三》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古风

设网本为鱼,冥冥鸿罹之。

刑以威小人,君子亦婴徽。

膏火徒自煎,兰芳有时萎。

隆隆翻见绝,皎皎易成缁。

蒙庄戒崇颍,愿处才不才。

邹生下梁狱,三叹摅幽辞。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议狱诗(其十三)》,是明代诗人皇甫汸的作品。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司法制度中某些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批判。

首句“设网本为鱼,冥冥鸿罹之”形象地描绘了设置法律网捕获罪犯的初衷,却意外地捕捉到了无辜者,如同大雁误入渔网。这反映了法律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即“刑以威小人,君子亦婴徽”,即法律虽然旨在威慑和惩罚罪犯,但有时也会误伤到无辜的正直之人。

接着,“膏火徒自煎,兰芳有时萎”进一步阐述了法律执行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这里将无辜受罚比作“膏火”自煎,象征着无辜者的痛苦;将正直之人的美德比作“兰芳”,暗示即使拥有高尚品德的人也可能因法律的误判而遭受损失。这两句表达了对法律执行公正性的质疑。

“隆隆翻见绝,皎皎易成缁”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法律执行中的矛盾与困境。隆隆之声代表了法律的权威和力量,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可能走向极端,导致正义的缺失;皎皎之色象征着道德的纯净,但在法律的框架内却容易被染黑,失去原有的光彩。

最后,“蒙庄戒崇颍,愿处才不才”引用了庄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能够宽容对待不同才能的人,避免过分追求才能而忽视了人的本质。同时,“邹生下梁狱,三叹摅幽辞”则是借邹衍的故事,表达了对冤案的同情和对正义的渴望,希望法律能够公正无私,避免无辜者受到不公的待遇。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揭示了法律执行过程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以及对公正、道德和人性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和显公看荷花五绝句·其二

爱莲何所喜,杀藕亦忘嗔。

水流花自落,空池静无人。

(0)

互成对诗·其一

天地心间静,日月眼中明。

麟凤千年贵,金银一代荣。

(0)

道林养性歌二首·其二

日食三个毒,不嚼而自消。

锦绣为五藏,身著粪扫袍。

(0)

失题

东上波流西上船,桃源未必有真仙。

干戈满目家何在,寂寞空山闻杜鹃。

(0)

慈会寺赠于悦海支二上人

九月盐官客思增,偶来萧寺得高僧。

寒潮满郭喧秋梵,老树当门照夜灯。

万顷鸥凫连海筏,千家烟雨散渔罾。

閒房一宿清如水,梦踏蓬莱第几层。

(0)

黄河

黄河天上水,混混赴沧洲。

九折含元气,双堤夹浊流。

高风南北异,落日古今愁。

何意惊涛险,连朝阻客舟。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