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驱过雁。问朝昏阴晴,几回经眼。
旧日旗亭,向酒边慵较,夜寒深浅。
彩笔谁题,愁未掩、蛛尘蜗篆。
醉里朱颜,犹是欢逢,鬓霜惊换。何处嗷嘈丝管。
怕幻出春声,梦缘终短。
咒钵生花,傍绮筵、曾讶岁阑重见。
黍律初吹,还未有、寻芳莺燕。
待动何郎诗兴,番风自转。
西风驱过雁。问朝昏阴晴,几回经眼。
旧日旗亭,向酒边慵较,夜寒深浅。
彩笔谁题,愁未掩、蛛尘蜗篆。
醉里朱颜,犹是欢逢,鬓霜惊换。何处嗷嘈丝管。
怕幻出春声,梦缘终短。
咒钵生花,傍绮筵、曾讶岁阑重见。
黍律初吹,还未有、寻芳莺燕。
待动何郎诗兴,番风自转。
此诗《三姝媚》由清代诗人陈匪石所作,描绘了秋风中雁群南飞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西风驱过雁”,以“西风”点明季节为秋,以“雁”象征着迁徙与离别,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壮阔的氛围。接下来的“问朝昏阴晴,几回经眼”,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思考时间流逝、自然变化的哲学层面,通过“朝昏阴晴”的反复更迭,暗示人生的无常和变幻。
“旧日旗亭,向酒边慵较,夜寒深浅”一句,将场景转换至往昔的酒肆,通过“慵较”二字,描绘出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留恋,同时暗含对现实的无奈与淡然。接着,“彩笔谁题,愁未掩、蛛尘蜗篆”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彩笔题字,却难以掩饰内心的愁绪,蛛网与蜗篆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时光的流逝和记忆的模糊。
“醉里朱颜,犹是欢逢,鬓霜惊换”则直接抒发了对青春易逝、时光匆匆的感慨。在醉酒的状态下,诗人回忆起曾经的欢聚,但如今岁月已老,白发如霜,令人不胜唏嘘。
“何处嗷嘈丝管。怕幻出春声,梦缘终短”这一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的忧虑,即使在嘈杂的音乐声中,也害怕幻觉中的春天声音会打破现实的宁静,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的思考。
“咒钵生花,傍绮筵、曾讶岁阑重见”则通过“咒钵生花”的典故,表达了对奇迹与美好的渴望,同时也对时光的流逝感到惊讶,曾经在华丽宴席上见到的奇迹,如今再次出现,却已物是人非。
最后,“黍律初吹,还未有、寻芳莺燕。待动何郎诗兴,番风自转”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莺歌燕舞、生机勃勃的画面,预示着新的开始与希望。同时,诗人期待着自己能像何郎一样,激发起创作的灵感,面对变化的世界,保持乐观与积极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历史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
清晨骑马去,日色照高岑。
路入青松密,山盘紫甸深。
石门开净界,天阙抱祇林。
南国遗踪在,西方累劫沉。
诸天窥色相,双树长禅心。
宝塔怜孤眺,花岩爱远寻。
年多残碣积,坛覆白云阴。
定后幡无影,斋时户有禽。
炉烟参宿霭,经梵送馀音。
池上泉浮钵,亭前地布金。
随缘诠密义,适意散幽襟。
期尔皈依处,空山携玉琴。
朝望吴都城,夕入吴都郭。
目送三江流,心怀五湖乐。
吴都郭外阊门西,阊门女儿娇欲啼。
锦屏朱户唱桃叶,青丝玉壶唤客提。
皋桥泰娘年十七,起舞持杯向人泣。
揽环掩袂不胜情,自说吴都异前日。
忆昔吴王都此邦,馆娃宫中兰麝香。
三千珠翠空成队,十二金钗谩作行。
梧桐园中梧叶秋,西风飒飒吴王愁。
黄金白璧竟何在,昨日红颜今白头。
可怜不特繁华事,富贵看成草头露。
故国山河今已非,姑苏台前鹿麋路。
劝君对酒莫言归,华堂一曲白纻衣。
千年往事如流水,且向尊前醉落晖。
结发窥山笥,冥心睹河编。
怀奇信所遇,戒游及兹年。
芙蓉控韶郡,石室飞云烟。
发鞍度兰坂,緤鞚披萝阡。
岩幽路回转,涧曲泉连涓。
高岭既郁律,遥林复绵芊。
霏霏阴涧合,蔼蔼阳条鲜。
暖日丽韶石,绪风流浈川。
周览盈徙倚,长谣缔延缘。
愧匪尚平适,久钦康乐贤。
自非恋嘉苗,曾是怀灵荃。
阰兰已堪结,洲莽亦可搴。
美人迥不至,何由布中悁。
日夕空伫立,咏言白驹篇。